白喉带菌白喉带菌

2015-12-31 14:53:59

王寒 主治医师 淄博市第一医院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粘膜生长繁殖,并分泌外毒素及侵袭性物质,引起局部炎症和全身中毒症状。患者会出现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等症状。患者的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如果不进行治疗,会引起心肌炎和神经麻痹等并发症。

白喉发病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人们对本病普遍易感,且儿童易感性最高。本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特别 在温带地区多见,目前,很多先进国家及地区已基本控制了本病的发生,但中国尚有散发病例。对易感者预防接种白喉类毒素是控制白喉传染的根本措施;及时隔离 和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集体儿童机构内的接触者留观七天并作咽拭子培养等,可避免疾病的传播。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突出表现为咽、喉等处粘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伪膜形成,严重者还会引起心肌炎与末梢神经麻痹。白喉疾病属中医学温病范畴,中医文献中的喉痹、喉风、锁喉风、白缠喉、白蚁疮、白喉风等皆为此病。由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导致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还会并 发心肌炎和末梢神经麻痹。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较多。我国大范围推行白喉类毒素接种,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现仅在免疫不完全或未进行免疫接种的人群中偶然散发。

白喉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临床特征表现为咽痛,咽、喉、鼻等处假膜形成及乏力、发 热、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假膜范围大时,颌下淋巴结及颈部软组织肿胀致颈部呈牛颈状;严重者可引起周围神经麻痹和心肌炎等。急性期病人宜卧床休息、对症治疗及隔离;早期及足量应用抗毒素治疗有特效;抑制细菌生长或抗菌药杀灭,可阻止毒素的产生。本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染,也可经衣服、玩具、用具等间接传播。

白喉用药方案
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
本药物能有效杀灭白喉杆菌,减轻对喉部组织的损害,缓解病情。起效快,副作...
醋酸泼尼松片
本药物能缓解咽喉炎症如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等,用药相对安全,而且价格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