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会不会遗传

2020-02-26 19:24:13

李洪君 副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病毒性脑炎大多数在临床上是由于传播感染引起的,主要可以分为四个类别:流行病病毒感染导致患者瘫痪,失去活动的能力;新生儿感染,可导致患儿脑部发育不良,畸形;青少年感染,主要是母亲在怀孕期间患病所致,导致青少年出现癫痫、痴呆等症状;普通传染引起的全身疾病并发症,患者一般会失语、偏瘫,但是预后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容易恢复等。以上的这些状况,都是可能通过治疗取得康复的,因此不会造成遗传。

首先,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者存在致病的遗传基因导致,病毒性脑炎不存在有致病的遗传性物质,因此它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也不可以遗传给后代。另一方面,病毒性脑炎患者患病之后,其自身的遗传基因不会发生改变,患者的孩子不会遗传父母的病变遗传基因,所以生长过程中不会发病,也不会存在隐藏潜伏发病的可能。

在治疗方式上,病毒性脑炎可以通过CT扫描、MRI检查等方式进行确诊,根据病毒性脑炎的发病类型,然后针对进行治疗。它主要是通过一般恢复性护理治疗为主,严重者则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针对产生的并发症,还应对症用药辅助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家人需要给予精神支持和环境支持,做好卫生环境和补充良好的饮食能量。

综上所述,由于病毒性脑炎是由于感染引起的,所以该病不会产生遗传,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是可以痊愈出院的,但是有家族性患病的情况下,需要做好防护的工作。如出现疑似病毒性脑炎感染的情况,像全身发热、头痛等,应及时检查和进行治疗,在治疗之后,还应注意是否复发,做好康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