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突发性严重出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3-08-04 21:15:01

刘兴强 主任医师 东营市人民医院

鼻出血有很多种情况,有些是突发性严重出血,这种鼻出血的症状是比较可怕的,它可能会造成失血过多而休克。所以,当我们遇到突发性严重出血,应该学会先止血,再找病因进行治疗。下面是它的治疗方法,请大家阅读一下。

突发性严重出血

此型鼻衄多来势汹猛,迅速止血甚为重要,然后再进一步查找病因进行治疗。止血措施主要有:

1.前鼻孔鼻腔填塞法 这是治疗严重鼻衄的首选措施。填塞物为无菌凡士林纱条,填压时应预先置一硬塑鼻导管,以维持起码的鼻通气,双侧鼻填塞时尤为重要。鼻填塞时间一般为24小时,到时可一次或分次取出,以免发生鼻窦或中耳并发症。如需填塞物留置数天甚至一周,填塞物中应加入抗生素粉,也可应用碘仿纱条。凡士林纱条填塞患者痛苦较大,现有改良方法如下:

(1)止血套填塞法 将涂有油剂的指套或橡皮套先置于鼻腔,然后以纱条作套内填塞。

(2)气囊压迫止血法 将附有通气管的橡皮膜或硅胶膜气囊置于鼻腔出血部位,套内注气使其扩张以压迫止血,且借通气管维持鼻呼吸。

2.鼻后孔填塞法 若出血侧鼻腔经前鼻孔填塞后仍有血流入咽部或由对侧鼻孔涌出者,提示出血部位在鼻腔后部,此时应行后鼻孔填塞。后鼻孔填塞物不可留置过久,一般应于24~36小时内取出,否则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致颅底骨髓炎、脑膜炎等,故后鼻孔填塞尤应注意防止感染。主要填塞物是锥形纱球。现多主张改用带通气管的气囊压迫,不仅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而且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先用表面麻醉剂喷患侧鼻腔和咽部,取细导尿管由前鼻孔插入鼻腔,沿鼻底经后鼻孔而至口咽部,将其首端用止血钳拉出口外,尾端则留于前鼻孔外。再将事前准备好的无菌凡士林油纱球(锥形纱球,稍粗于大拇指头)取双线系于导尿管前端,将导尿管尾端从前鼻孔向回拉,纱球即由口腔向后停留于咽部,此时速用止血钳将纱球向后上推入鼻咽部,并同时将鼻孔处的导尿管尾端向外拉紧,使纱球堵塞于患侧后鼻孔。前鼻孔露出的双丝线不可放松,继续进行前鼻填塞,再于前鼻孔放一干纱球,将双丝线在纱布球上打结,使后鼻填塞的纱球不致向下滑脱。将纱球上垂于咽部的双线从口腔引至颊部,用胶布固定,留作两天后取出纱球时向下牵引之用。

对于突发性鼻衄,若用多次填塞势必损伤鼻粘膜,以致出血日趋加重。此是可应用可吸收性填塞物,一次填塞后不再取出更换,一周后填塞物即在鼻腔内液化吸收或自行排出。此类物质为明胶海绵、氧化纤维素、纤维蛋白绵(fibrinfoam)等,使用时先将其浸入凝血剂溶液中,挤出多余液体后填塞于鼻内。

鼻腔填塞仍是目前治疗鼻衄的主要方法。前鼻孔填塞成功率在90%以上,前、后鼻孔填塞则在48%~80%之间,Monux(1990)报道322例鼻腔填塞止血成功率为100%。尽管填塞法效果较好,但其并发症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老年患者和心、肺功能不良者,可出现严重反应如心肌梗塞或死亡,故对此类患者行鼻腔填塞后,应密切观察心、肺功能及其变化。

3.血管阻断术 鼻腔填塞仍不能有效止血者,应行血管阻断术。一般分为血管外治疗和血管治疗。

(1)颈外动脉结扎术 鼻腔中鼻甲水平以下血管,系颈外动脉的末梢支,结扎后有一定止血效果。

患者仰卧,肩部垫高,头部向对侧,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行浸润麻醉。以甲状软骨上角为中点,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将胸锁乳突肌向后牵引,显露颈总动脉及其颈内颈外两个分支,然后向上剥离颈外动脉,暴露其分出的甲状腺上动脉及其上方的舌动脉,将切口内上方的二腹肌后腹和舌下神经向上牵引。在甲状腺上动脉和舌动脉之间用动脉瘤针穿粗丝线绕过颈外动脉并结扎之,此时颞浅动脉应停止搏动,也是判断结扎成功与否的标志。

对于突发性严重出血,我们只能为大家介绍三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我们的身边有人出现突发性严重出血,应该先帮助患者进行止血,再送他去医院进行治疗,减轻病情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