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痉挛如何按摩 3个按摩手法可缓解婴儿肠痉挛

2023-01-06 16:31:53

赵兴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婴儿的肠道比较脆弱,稍微受到刺激就会发生痉挛,如果宝宝无缘由突然哭闹,而且怎样哄也没有停止,喂奶也不喝,那可能是由于肠道痉挛,这是引起小儿腹痛最常见的病因,婴幼儿身上比较多见,中医治疗该病主要是以消食导滞、理气止痛为主,通过按摩也可以有效缓解,下面介绍3个按摩手法。

1.揉腹:幼儿仰卧躺好,家长把右手四指或手掌放在幼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打圈按摩,每次按摩50至100次左右,按摩的时候力度要合适,首先要搓热手掌,让宝宝在按摩前排尿。按摩和热敷有同样的作用,平时经常给宝宝顺时针按摩腹部是很好的。

2.补脾经: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家长一只手扶住宝宝的前臂,另一只的手的拇指螺纹在宝宝拇指末节的螺纹面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或者让宝宝的拇指稍微弯曲,然后家长用拇指顺着宝宝的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这样反复进行100次。

3.运内八卦:八卦穴在手掌面掌心的周边,是小儿推拿中的常用穴位,有理气宽胸,顺气消宿食,降胃逆,调和五脏等作用。让宝宝仰卧躺好,家长用一只手扶住宝宝的四指,使宝宝的掌心向上,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宝宝的拇指,然后用拇指端从宝宝的掌根处顺时针方向做环形推动,反复操作100次,注意力度要轻,速度尽量放慢。

中医把肠道痉挛归属的“肠气病”,病因主要有饮食不当、气候变化、护理不当等等,如果宝宝感染了风寒或者吃了刺激性的食物,导致寒邪集聚于肠道,到气血、经络阻塞,引起严重的腹部严重。通过按摩的方法可以扶正祛邪、调理脾胃、活络通经,解除痉挛。不过家长帮助宝宝按摩的时候要掌握正确方法,否则很难见效。

肠痉挛健康指南
肠痉挛拉完屎还疼怎么回事
  拉屎是指排便,肠痉挛排完便还疼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肠息肉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   1、胃肠功能紊乱:一般是精神痉挛或肠道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容易引起肠胀气,从而出现肠痉挛以及腹痛,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药物治疗。   2、急性胃肠炎:可能是细菌感染或吃了不卫生的食物引起的,会导致肠道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引起肠痉挛、腹痛或者腹泻等现象,需要根据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溃疡性结肠炎:通常是遗传或者肠道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在病情发作期间,有可能会出现腹泻,还会引起粘液脓血便以及腹痛,可以根据医嘱服用阿奇霉素肠溶片、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4、细菌性痢疾:一般是志贺菌感染引起的,可能会引起里急后重或者腹痛、腹泻,排便后会引起肠痉挛引起疼痛,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奇霉素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肠息肉:可能是遗传或者炎症刺激所致,会引起肠痉挛,从而引起腹痛或者大便习惯改变,需要通过内镜手术治疗。   治疗期间要注意控制饮食,饮食可以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或者面条。...
肠痉挛后背疼痛是什么原因
  肠痉挛后背疼痛可能是过度劳累、腹部着凉、胃炎、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等原因所导致的,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引起的原因采取对症的方式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1、过度劳累:长时间的从事一些过重的体力劳动,就会导致机体处于疲劳状态,会诱发肠痉挛发生,肠痉挛发生之后就会导致后背受到牵连引起疼痛,一般适当的休息后,可自行恢复。   2、腹部着凉:要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导致腹部着凉,会引起肠痉挛,疼痛剧烈就会出现食欲下降、后背疼痛,可以使用热水袋对局部热敷,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也可以缓解疼痛的症状。   3、胃炎:是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发病之后就会刺激到肠道部位,促使肠道强烈的收缩,从而会引起肠痉挛,间接导致后背疼痛,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治疗。   4、急性胃肠炎:可能是受到细菌感染的因素所导致的,在炎症因子的反复刺激下肠道就会出现痉挛,少数患者会有后背疼痛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消炎效果。   5、急性阑尾炎:可能跟不规律的饮食有密切关系,会导致阑尾的部位受到炎症刺激,引起患者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如果发热比较严重,体内代谢会异常,引起后背疼痛,需要尽早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的方式改善。   日常生活中,注意清淡饮食,以流体和半流体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面条等。如果症状长时间得不到改善,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诊断治疗,避免影响到病情恢复。...
晚上痉挛性肠绞痛怎么办
  痉挛性肠绞痛一般指肠痉挛。晚上缓解肠痉挛的方法有改变体位、热敷、合理饮食、注意排便、药物治疗等。如果症状严重或频繁发作,建议及时就医诊治。具体详情如下:   1、改变体位:当发生肠痉挛时,可以尝试改变体位,可以减轻肠胃的压力和疼痛。这是因为不同的体位会对肠胃的血液循环和肠胃蠕动产生不同的影响,选择适合自己的体位可以缓解疼痛。   2、热敷:腹部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热敷,有助于放松肠道,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痉挛。   3、合理饮食:避免进食辛辣、油腻、酸甜等刺激性食物,多吃高纤维食物,如玉米、芹菜等,以免加重肠胃不适,多喝温水帮助消化,缓解肠痉挛。   4、注意排便:便秘会增加肠道内的压力,引起胃肠痉挛,保持定时排便顺畅,可对肠痉挛起到缓解作用。   5、药物治疗:如果疼痛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塞露、消旋山莨菪碱片、 匹维溴铵片等药物,缓解肠痉挛和不适,但切勿私自用药。   当发生肠痉挛时,可以尝试以上措施缓解疼痛,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症状持续严重或频繁发作,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肠痉挛和肠道痉挛是一回事吗
  肠痉挛和肠道痉挛是一回事,肠道痉挛的专业术语就是肠痉挛。   肠道痉挛可能是由于肠道生理因素引起,例如消化道蠕动的不协调,胃肠道对食物过度敏感,导致肠道肌肉的过度收缩,形成痉挛。   肠痉挛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腹痛,是阵发性的、剧烈的,并伴有强烈的不适感。   对于肠痉挛的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使用抗痉挛药物如硫酸阿托品片、颠茄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以调节肠道平滑肌活动。   需要注意,肠痉挛是一种复杂的肠道功能紊乱疾病,如果怀疑患有肠痉挛,应尽早就医,以便进行详细的检查,确诊病情后对症治疗。...
八个月婴儿肠痉挛怎么缓解
  八个月婴儿肠痉挛可通过安抚情绪、日常调理、热敷、按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安抚情绪:婴儿出现肠痉挛时,有的可能和情绪波动过大,导致胃肠道蠕动加快有关。家长可通过拍背部等方式缓解婴儿情绪。   2、日常调理:婴儿肠痉挛有的和受到食物过敏影响有关,特别是母乳喂养,宝妈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不要吃过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及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可给婴儿喝温开水,适量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   3、热敷:肠痉挛时家长可用热毛巾热敷婴儿腹部,这样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4、按摩:婴儿肠痉挛可通过按摩缓解。家长可按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减轻不适。   5、药物治疗:如婴儿肠痉挛较严重的,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遵医嘱服用解痉药物,如颠茄片等。   平时家长要注意婴儿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适当根据婴儿的月龄吃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或者是生冷寒凉类食物。...
肠痉挛会引起大便不成型吗
  肠痉挛是否会引起大便不成型,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病情不严重,一般不会引起大便不成形,若是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引起大便不成形,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出现强烈收缩引起的阵发性腹痛,通常会持续在3~5分钟,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可能不会引起大便不成形。   如果肠痉挛患者腹部受到寒凉刺激,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大量毒素在肠道内堆积,容易出现大便不成形、排便排气异常等症状。   日常生活中合理调整饮食习惯,适量食用易消化的食物,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