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的病理改变是什么意思

2017-02-21 08:48:02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其邻近的肠管腔内,引起腹部剧烈疼痛的疾病。该病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多见于小儿,男孩的发病率率明显高于女孩,也继发性于成人。典型的表现为剧烈阵发性腹痛,果酱样血便以及腹部触及包块。下面,文章就来讲解关于肠套叠的病理病因。

肠套叠可分为三层:最外层为肠套叠鞘部 ,套入部位为内筒和中筒。肠管从外面套入处为颈部,最远处为头部。肠套叠发生时多为顺行性套叠,套入的部位也随着肠蠕动不断推进,而已经套入的部分就不能再自动退出。套入部的肠管会发生痉挛,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进一步组织充血水肿。随之黏膜细胞分泌出大量黏液与血液及粪质混合呈果酱样排出。最后,肠壁的水肿、静脉回流障碍加重,肠道的动脉供血不足,最终肠壁坏死。

对于该病病因至今尚未明了,大致有以下几点:1、专家认为该病之所以好发于婴幼儿与婴幼儿肠系膜的某些解剖特点如回盲部尚未固定,活动度大有关。2、由于饮食不卫生引起的肠炎、腹泻、暴饮暴食等所致的肠蠕动节律紊乱也可能促发肠套叠发作。3、也有人认为该病还与腺病毒的感染有关,在感染时回肠远端呈较显著的肥大和肿胀而更容易引起肠套叠。

通过以上文章对肠套叠的描述,相信大家也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肠套叠发生时不要当普通的腹痛来处理,切勿自行给予止痛药、止泻处理而掩盖病情。该病发生时对患者来说是十分痛苦的,所以家人应当给予更多的关心。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吃路边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