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是什么?

2013-04-27 13:50:29

曾剑锋 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患者需要引起重视。大家对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认识也许不深,我们只知道它给患者带来了痛苦,而对于它的发病原因也许并不清楚。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结构不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压力增高等,均可使瓣膜承受过度的静脉压力,在瓣膜结构不良的情况下,可导致瓣膜关闭不全,产生血液反流,由于浅静脉管壁肌层薄且周围缺少结缔组织,血液反流可引起静脉增长增粗,出现静脉曲张,由于下肢静脉压的增高,在足靴区可出现大量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产生色素沉着和脂质硬化,由于大量纤维蛋白原的堆积,阻碍了毛细血管与周围组织间的交换,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营养性改变。

(二)发病机制

静脉曲张的主要血流动力学变化发生在小腿肌肉的收缩期,由于保护血液单向流动的静脉瓣膜遭到破坏,深静脉血液逆流入浅静脉系统,在肌肉收缩期形成的深静脉压力高达20~26.7kPa,由于浅静脉周围缺乏肌肉筋膜的支持,而仅为皮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包绕,再加上静脉壁本身薄弱,因此导致静脉的增长,变粗,出现静脉曲张。

Barnandl和Browse的研究表明,在下肢静脉曲张的色素沉着区和脂质硬化区,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增生,并且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孔径的增大,导致渗透活性的粒子,尤其是纤维蛋白原的大量漏出,而此时静脉的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下降,于是大量的纤维蛋白在毛细管周围堆积成鞘,阻碍了毛细血管与其周围正常组织间氧气与养分的交换,于是在皮肤和皮下组织出现了营养性变化。

以上就是关于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的简单介绍,不知道您是否已经清楚了。如果发现自己的静脉有出现曲张,就要及时地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千万不要因为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而给自己带来了遗憾。平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健康,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