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性巩膜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013-03-24 21:44:31

包德刚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一)发病原因

HSV无处不在,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描述它与人类感染有关。1968年才明确了HSV-1和HSV-2之间生物学特性和抗原的区别。Nahimas等提出HSV-1与非生殖系统感染、HSV-2与生殖系统感染有关。病毒主体为25面体对称式排列,病毒核心为双链DNA,分子量为100×106Da,编码至少70种多肽,直径100~110nm的DNA核心被衣壳蛋白包裹,保护病毒核酸不被核酸酶破坏。紧靠衣壳的是被膜,由不定型物质组成,包裹外壳和被膜的是一疏松的双层脂质膜,含有多聚氨基酸、脂质及糖蛋白。糖蛋白决定病毒的区分特性,并提供宿主产生应答的独特抗原,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病毒核心和衣壳蛋白在感染中复制,复制的子代病毒只有完整病毒颗粒并具有感染性。原发HSV感染发生于出生后6个月至5岁,约75%的15~25岁成人感染HSV并产生抗体,60岁以上的达97%。仅有1%~6%的患者首次感染后有临床表现,大部分呈亚临床状态。约95%以上与HSV有关的临床表现是复发感染,并且在首次感染后很长时间才会出现。

(二)发病机制

首次HSV由易感个体的直接接触感染,病毒感染边缘末梢器官如皮肤和黏膜,极大多数无症状或呈隐性感染,并传递至局部的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和角膜基质细胞中(Ⅰ型)以及骶尾神经节(Ⅱ型),成为终生病毒携带者。潜伏的病毒能在任何时候被各种刺激激活(如发热、外伤、精神压力、紫外线照射、月经、肠胃功能失调、手术及药物等),并进入复制循环,病毒经神经网到达边缘末梢器官,导致HSV复发。免疫抑制的个体如白血病、恶性肿瘤或器官移植患者,HSV复发多见,且较严重。

临床表现和复发频率与首次感染的病毒类型(病毒组基因)有关,只有在极度的情况下(白血病、恶性肿瘤)才能致病。另一些病人体内存在更具毒性的病毒,可产生严重的临床表现并频繁复发。病毒基因和各种刺激因素是引起病毒活动和临床疾病的重要因素。

单纯疱疹病毒性巩膜炎健康指南
单纯疱疹病毒性巩膜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活动性HSV感染(包括上皮性角膜炎、巩膜炎或巩膜外层炎)可用抗单纯疱疹病毒药物滴眼...
单纯疱疹病毒性巩膜炎应该如何预防?
  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功能。...
单纯疱疹病毒性巩膜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复发性HSV感染可出现葡萄膜炎和视网膜炎,巩膜或巩膜外层炎少见。...
单纯疱疹病毒性巩膜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有时皮损呈带状分布的,需要与带状疱疹相鉴别。鉴别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结果。...
单纯疱疹病毒性巩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角膜上皮刮片行姬姆萨染色、Papanicolaou染色,可显示嗜酸粒细胞、细胞气球样变、多核巨细...
单纯疱疹病毒性巩膜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首次HSV感染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伴耳前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