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的内科治疗有哪些?

2013-04-26 20:32:10

王绍飞 主治医师 临沂市中心医院

二尖瓣是心脏四大瓣膜之一,随心脏的收缩舒张而打开关闭,在心脏供血起着重要作用。二尖瓣狭窄是由于各种原因致心脏二尖瓣结构改变,导致二尖瓣开放幅度变小、开放受限或梗阻,引起左心房血流受阻,左心室回心血量减少,左心房压力增高等一系列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

二尖瓣狭窄的病因以风湿性最常见,在我国以北方地区较常见,多发生于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通常医生会建议用心脏介入手术或外科手术来治疗二尖瓣狭窄,但是对于手术不耐受者会建议使用内科治疗。二尖瓣狭窄的内科治疗有哪些呢?

二尖瓣狭窄的内科治疗:

(1)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呼吸困难者应减少体力活动,定期复查。

(2)积极预防及治疗风湿活动,风心病患者需预防链球菌感染与风湿热复发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可给予长效青霉素,长期甚至终生使用。

(3)急性肺水肿处理与急性左心衰所引起的肺水肿相似,不同之处是不宜用扩张小动脉为主的扩张血管药及强心药,当出现快速房颤时,才需用毛花苷丙降低心室律。当急性发作伴快速室律时,首选毛花苷丙降低心室律。右心衰竭宜低盐饮食,利尿剂与地高辛为主治疗。

(4)心房颤动:易诱发心力衰竭,可先用洋地黄制剂控制心室率,必要时可静注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或持续性心房颤动病程小于1年、左房前后径<60mm、无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可选择电复律或药物复律(胺碘酮、索他洛尔等),于复律前3周和转复窦律后4周用抗凝剂华法林以预防转复窦律后的动脉栓塞。对慢性心房颤动者,可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室率,并给予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的发生。

(5)右心衰竭:限制钠盐摄入,用洋地黄制剂,慎用利尿剂。

(6)抗凝治疗:出现栓塞情况时除一般治疗外,可用抗凝或溶栓治疗。

(7)经皮穿刺导管球囊扩张成形术:对于单纯二尖瓣狭窄且符合适应证者,可行经皮穿刺导管球囊二尖瓣瓣膜扩张成形术。适应证为:①心功能Ⅱ-Ⅲ级;②瓣膜无钙化,腱索、乳头肌无明显病变;③年龄25-40岁;④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在1-37.5px为宜;⑤左心房内径<50mm,房内无血栓;⑥近期无风湿活动,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已完全控制,无动脉栓塞病史等。

通过上述对二尖瓣狭窄的内科治疗的详细介绍,对于手术不耐受或不宜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使用内科治疗,而且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