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3-07-25 15:31:44

徐志强 副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1.介入治疗

(1)适应证

年龄通常≥3岁;缺损直径≥5mm,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38mm的继发孔型左向右分流房间隔缺损;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5mm,至房室瓣≥7mm;房间隔的直径大于所选用封堵伞左房侧的直径;不合并必须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

(2)禁忌证

原发孔型及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心内膜炎及出血性疾患;封堵器安置处有血栓存在,导管插入处有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向左分流;伴有与房间隔缺损无关的严重心肌疾患或瓣膜疾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杨杰

 2.手术治疗

在开展心脏直视手术之前,Murray于1948年首先在临床上用阔筋膜在心外缝扎间隔前后,以减小缺损的范围,但疗效欠满意。1951年Sondergaard使用粗丝线贯穿缺损前缘,于房间沟处结扎,以关闭缺损。Gross于1952年报道钳夹部分右心房壁,在心房切口上缝接橡胶制成的“心房井”,开放心房切口后,右心房血液进入“井”内但不外溢,术者经“心房井”可直接对房房间隔缺损进行缝合。Bailey,Santy,Cohn等均创用其它闭式手术治疗心房间隔缺损。1953年Gibbon应用人工心肺机在体外循环下,缝合或缝补心房间隔缺损,取得良好疗效,并为各种心脏疾病在直视下进行矫治术开辟新的时代。

房间隔缺损分流量较大(QP/QS>1.5)的均需手术治疗,一般宜在学龄前手术修补。缺损小者可直接缝合,缺损大者可补片修补。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或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时应注意心房内探查,如发现有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可一并纠正。

(1)手术适应证

房间隔缺损诊断明确,不管有无症状,都应施行手术;肺动脉高压仍以左向右分流为主者,应争取手术;合并心力衰竭的病人,术前应积极控制心力衰竭,为手术创造条件,争取时间积极手术;合并心律紊乱者,应在药物治疗及控制心律条件下进行手术;任何年龄均应手术,但应尽早手术,以学龄前儿童期为最适宜。

(2)手术禁忌证

出现下列情况者,说明病期过晚,已失去缺损修补手术时机,而且手术有可能加速其恶化死亡。静止和轻度活动后出现青紫,或已有杵状指(趾);缺损部位的收缩期杂音不明显或已消失,代之以因肺动脉高压产生的P2亢进或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Graham Steell杂音);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90%;或静止时为正常临界水平,稍加活动即明显下降;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心室水平呈以右向左为主的双向分流或右至左(逆向)分流;右心导管检查,显示右心室压力与左心室持平或反而高出;肺总阻力>10Wood单位(800dyn、s、cm-5);肺循环与体循环血流量比值<1.2;或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比值>0.75。

房间隔缺损健康指南
房间隔缺损6.5mm严重吗
  一般房间隔缺损6.5mm属于小型缺损,若没有不适表现,可能不严重。如果伴有气促、心悸、乏力等表现,可能是比较严重的。建议立即去医院就诊,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方法治疗。   房间隔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从缺损大小来看,3-7mm为小型缺损,7-12mm为中型缺损,12mm以上为大型缺损,所以房间隔缺损6.5mm属于小型缺损。如果身体状况良好,未出现不适表现,通常不严重,但要定期复诊检查,观察身体状况。   若房间隔缺损达到6.5mm,且身体状况较差,引起呼吸困难、咳嗽、乏力、心悸等表现,这种情况可能比较严重,应当及时去医院进行右心导管检查、超声心电图检查等,针对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一般轻症者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普萘洛尔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若病情较为严重,可以考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等手术方法处理。   生活中应当对房间隔缺损有正常的了解和认识,若存在不适表现需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就医,并且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
房间隔连续性中断是房间隔缺损吗
  房间隔连续中断通常是房间隔缺损,明确病症后,需尽快遵医嘱控制,避免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房间隔连续中断也叫房间隔缺损,属于心脏畸形,一般与心肌炎、心肌缺血等有关,患病后的主要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心脏杂音、运动能力较差等,严重的会出现右心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建议尽快遵医嘱治疗。   房间隔缺损在治疗时,可遵医嘱选择手术疗法,如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房间隔缺损修复术等,术后可缓解缺损,消除症状,预后效果一般较好。但若缺损较大,且治疗过晚,易使愈后效果变差。   房间隔缺损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平时保持良好运动习惯,同时加强保暖,避免受凉。此外遵医嘱复查,明确恢复程度,了解是否出现血栓,若有,尽快处理。...
70多岁查出房间隔缺损正常吗
  70多岁查出房间隔缺损可能是生理原因引起的,属于正常,若是病理性原因引起的,一般不属于正常。建议前往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70多岁存在房间隔缺损,有可能是处于污染的环境中或者经常接触放射线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受到遗传原因所致,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因此属于正常现象。   若是房间隔缺损比较严重,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很有可能是心内膜缺损的原因,多数不属于正常,还需要配合医生及早进行治疗,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或者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有利于控制感染。必要时采取开胸手术,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患病期间控制好患者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和愉悦,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者过度劳累。...
房间隔缺损引起的血栓严重吗
  房间隔缺损引起的血栓通常比较严重,需尽快就医,遵医嘱规范治疗。   房间隔缺损会使血液流动速度变慢,影响细胞代谢,使局部凝血没积聚,引发血栓,此时会形成反复头痛、呼吸困难、心悸、胸痛等表现,甚至可能产生短暂性脑缺血、急性脑梗死,危及生命,因此,房间隔缺损引起的血栓较严重。   房间隔缺损引起的血栓可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处理。当血栓得到控制后,还需针对房间隔缺损改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等。   房间隔缺损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控制,避免生命威胁。平时定期复查,监测病情,避免复发。同时适当锻炼,注意环境状态,禁止处于低气压、高气压环境中。...
新生儿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严重吗
  新生儿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需结合缺损大小判断严重程度。缺损在3~8mm之间,一般不严重;缺损大于8mm,通常比较严重,建议尽快遵医嘱治疗控制。   新生儿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病后会使左、右房之间负责正常交通的孔洞不能如期闭合,形成缺损。一般缺损在3~8mm之间,属于轻度阶段,不严重,可随着时间推移自动闭合。   若新生儿房间隔缺损大于8mm,通常属于严重状态,会引起诸多不适,此时自动闭合的可能性很低,若不及时治疗,易影响正常发育。因此建议及时诊断、处理,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房间隔封堵术、体肺分流术、心导管介入治疗等。   新生儿一旦出现房间隔缺损,应提起重视,规范处理。平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早应对。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方面保持营养均衡。...
婴儿房间隔缺损影响发育吗
  婴儿房间隔缺损如果缺损较小,一般不会影响发育,但若缺损较大,则可能会影响发育,建议及时到医院详细检查,然后配合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婴儿房间隔缺损通常是在胚胎发育过程当中,房间隔的发育、吸收和融合出现异常所致。如果缺损较小,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一般随着婴儿生长能够自行闭合,通常不会影响正常发育。   但若缺损较大,在生长的过程当中不能自行闭合,而且出现明显的胸闷、乏力等,并且导致体循环血流量不足,就有可能会影响正常发育,出现体形瘦长、面色苍白、乏力、多汗、活动后气促、生长发育迟缓等,应该及时到医院详细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等方式治疗,改善不适症状。   平时要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而且要避免处于烟雾、灰尘较大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