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病(别名:放射菌病,颊疡)

放线菌病检查

 病原菌检查:

  1.直接镜检 颗粒压片革兰染色,可见蓝色菌丝团块及棒状体。脓液涂片也可能找到细小短的分枝样菌丝。耐酸染色阴性。注意奴卡菌耐酸染色为阳性,链丝菌有孢子,可鉴别。

  2.培养 较困难。颗粒必须多次用无菌盐水洗涤,以除去细菌,然后用消毒玻璃棒压碎,划线接种于脑心浸液血琼脂上,至CO2厌氧菌缸中,37℃才中培养。

  组织病理:早期局部有白细胞浸润,形成小脓肿,穿破形成窦道,各窦道可互通,体内筋膜、胸膜、横膈、骨骼等均不能阻止其发展。化脓区附近可有慢性肉芽组织增生,可有淋巴样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浸润,局部组织还可呈玻璃样变性,致硬板样变硬,脓肿内可见“硫磺颗粒”,100~300??m直径,HE染色中央呈均质性,周围有栅栏状短棒样细胞。

放线菌病专家答疑

放线菌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肺放线菌病如何治疗? 有放线菌病可以做子宫肌瘤剔除手... 肺放线菌病怎么治啊? 肺放线菌病该注意什么 诺卡放线菌病是什么? 颌面部放线菌病如何进行预防呢? 如何检查泌尿生殖系放线菌病?大... 患放线菌病在治疗和平时生活饮食... 肺放线菌病有后遗症吗

放线菌病相关视频

泌尿生殖系放线菌病怎么治疗 何峰 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放线菌病热门文章

放线菌病病因 放线菌病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放线菌病是什么? 放线菌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放线菌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