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有哪些好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2013-12-02 22:17:55

黄刚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化工医院

很多的甲肝患者是由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格外的注意卫生,不小心接触了甲肝患者的杯子或者其他的私人物品,而感染的。但是小编劝大家也不要对于甲肝患者抱有歧视的态度,因为人人都是平等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甲肝的治疗和预防吧!

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有助于甲型肝炎的诊断。确诊甲型肝炎应根据病毒学指标。

鉴别诊断

1.其他各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EBV性肝炎、CMV性肝炎,均可出现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特异性血清学检查,特别是戊型肝炎和甲型肝炎极相似,更需要特异性血清学检查进行鉴别。

2.中毒性肝炎

各种全身性感染均有可能出现肝肿大、黄疽、肝功能异常等。但均有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证据,且随原发病痊愈而恢复,血清抗-HAV、IgM阴性等特点可鉴别。

治疗

甲型肝炎是自限性疾病,治疗以一般及支持治疗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强调早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退,可逐步增加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急性黄疸型肝炎宜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起病后3周)满,临床症状消失,血清总胆红素在17.1umol/L以下,ALT在正常值2倍以下时可以出院,但出院后仍应休息1~3月,恢复工作后应定期复查半年-1年。

预后

甲型肝炎以急性肝炎为主,无慢性化,预后好。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其他嗜肝病毒时,病情可加重甚至可以发生重型肝炎。重型肝炎占全部甲肝病例的0.2%~0.4%,病死率高。患过甲肝或隐性感染者,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住“病从口入”关。食品要高温加热,一般情况下,加热100℃一分钟就可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

2.对一些自身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产品,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3.接种甲肝疫苗,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甲肝的发生和暴发流行。

4.对密切接触者,包括当传染源已明确(如食物或水)的所有已暴露者,已流行甲肝的学校、医院、家庭或其他单位中的成员,可及时给予丙种球蛋白注射。注射时间越早越好,最迟不宜超过接触感染后7~10天,免疫效果可以维持35天。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5.食源性感染应检查厨师的抗HAV-IgM,确诊后应隔离治疗。

6.发现甲肝病人应及时报告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有效措施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早期报告对控制疫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甲肝患者由于死亡率比较高,所以为了对我们自己的生命负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时刻的注意预防了,预防是最好的方法,一旦感染后进行治疗,不仅浪费钱,还使人的身体受到损伤。希望上述文章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