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药物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2016-12-31 04:15:05

陈新灿 主治医师 滨州市中心医院

药物性肝炎顾名思义,就是使用药物治疗引起的肝损伤,也有些患者是因为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物引起的,目前在临床当中发现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至少有600多种药。患者的病理表现为胆汁瘀积、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患者一定要及早诊断,以便于做好治疗,那么下面就让专家介绍药物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炎的诊断

诊断药物性肝病首先就需要仔细了解患者的用药史,看看患者以往有没有药物过敏史或者是过敏性疾病史,除了需要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外,患者出现的皮疹和嗜酸性细胞增多等任何有关的过敏反应,对诊断药物性肝病这个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1、在临床当中发现,一般患者是在给予药剂后,大多数是在使用1~4周的时间内出现肝损害的症状(睾丸酮类激素例外)。因此用药时间推断也是诊断的辅助措施。

2、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初发症状多是看起来与肝脏无关的,患者可能有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表现。

3、血常规检查诊断标准,检查患者的血液会发现:周围血液内嗜酸粒细胞数量大于6%。

4、检查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病理表现和临床症状是:会有肝内胆汁淤积或者是肝实质细胞损害。

5、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进行巨噬细胞或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结果就会呈现为阳性。

6、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进行各种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阳性。

7、有些患者可能在偶然再次给予相同的药物之后又发生肝损害的情况。

专家介绍说如果被检查者具备上述第一条的情况下,再加上其中的任何两条的话,均应该考虑是药物性肝炎。这些患者一定要注意做好下一步检查,同时还要停止服用目前所使用的药物,并且确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治疗,以减少对健康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