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常见10岁~20岁青少年,好发下颌骨,现在认为发生于颌骨者通常并非真性GCT而是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镜下多核巨细胞体积小,中等数量,分布不均匀,常聚集于出血,坏死与含铁血黄素沉积部位,并可见骨样与骨组织形成,病灶经单纯刮除后预后较好。
动脉瘤样骨囊肿 多发生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好发椎骨及扁骨,但也可发生于长骨干,X线上与GCT相似,呈骨的偏心膨胀,骨皮质消融,与GCT镜下不同的是多核巨细胞分布不均且多位于血管囊肿和出血灶附近,胞体较小,间质为成熟的纤维组织,单纯病灶刮除四分之一会复发,大块切除或刮除并结合骨移植效果较好,多核巨细胞性骨病变十分复杂,稍不警惕就易造成误诊,对于患者是儿童,病变在除骶骨外的椎骨,颌骨和手足骨,病灶多发,通常不是GCT,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骨折时可因坏死,出血及多核巨细胞反应而误诊为GCT合并病理性骨折,应加以鉴别。
孤立性骨囊肿 多发于青少年骨骺未愈合以前的干骺端,呈对称性膨胀,分隔较少。
成软骨细胞瘤 好发于20岁以下者的长骨骨骺部,瘤内常有钙化点,房隔较少,边缘较清晰。
非骨化性纤维瘤 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长管状骨骨干上,偏心性生长,多沿长轴发展,边缘清晰,有硬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