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一种表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有关本病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痈疽篇》中说:"发于尻,名曰锐疽,……发于股阴,名曰赤施。"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其原因是:"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因其可发生在肛周的不同部位,故历代的命名也颇为复杂,有穿裆发、坐马痈、跨马痈、下马痈、上马痈、悬痈、臀痈、涌泉疽、脏毒等。本病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本病中医称为肛痈,是肛门和直肠周围红、肿、热、痛后形成脓肿的总称。以发热恶寒,肛门部红肿、灼热、疼痛,化脓溃后易成肛瘘为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