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危害有哪些

2023-02-09 08:31:05

李恬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为加矫味剂的粉末;气芳香,味甜。主要成分为头孢克洛。化学名称:(6R,7R)-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3-氯-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一水合物。那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对甲氧苯青霉素有耐药性的葡萄球菌以及大多数肠球菌菌株[粪肠球菌(以前称“粪链球菌”)和屎肠球菌(以前称“屎链球菌”)]对头孢克洛和其它头孢菌素有耐药性。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对肠杆菌属,沙雷氏菌属。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对摩根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雷极变形杆菌的大多数菌株无活性,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对假单胞菌属或不动杆菌属也无活性。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对产青霉素酶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活性与头孢羟氨苄相同。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对细菌的作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在于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的体外研究表明下列细菌大多数对头孢克洛敏感,但是对在“适应症”以外的感染的临床疗效尚不清楚。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对不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头孢羟氨苄强2~4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对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的活性较头孢氨苄强,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与头孢羟氨苄相仿,对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活性较头孢羟氨苄强。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过敏反应:根据报道,约占病人的1.5%,包括荨麻疹样皮疹(1/100)。瘙痒、荨麻疹和库姆斯试验阳性,发生率均在1/200以下。

胃肠道综合症:发生率约2.5%,其中包括腹泻(70例中占1例)。曾有恶心、呕吐的报道。

肝脏副作用:AST(SGOT),ALT(SGPT)或碱性磷酸酶值稍微升高(后者40例中有1例)。异常的肝功试验曾有报道。

造血系统;正如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报道一样,本品可引起短暂性淋巴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罕见引起溶血性贫血、再障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血管性水肿曾有报道。

其它与治疗有关的副作用包括:嗜曙红细胞增多(50例中有1例)。生殖器瘙痒或阴道炎(100例中不足1例),血小板减少、间质性肾炎有报道。

肾脏:BUN或血清肌酐水平稍微升高(后者人数不到1/500)或尿分析异常(人数不到1/200)。异常的肾功能试验曾有报道。

某些头孢菌素可以引起癞痫病,特别是肾功能不全病人又未减少剂量时,如果发生与药物治疗有关的癫痫,应该停药。如果临床需要,可给予抗惊厥药。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机能亢进、神经过敏、失眠、精神错乱、高血压、头晕、幻觉和嗜睡,这些均罕见于报道。

专业药师建议: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只要不服过大剂量就不会对身体有害。但是对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还有一个需要的禁忌注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只有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是不会有副作用的,可以放心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