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观汗知病

2013-04-15 15:47:07

孟庆杰 副主任医师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根据汗出的表现,一般可分为自汗、盗汗、战汗、黄汗等。汗,可分如此多种,那么你又知不知道,不同的汗是会可能导致不同的病发生?下面小编就为你介绍如何观汗知病。

汗证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肢冷息微者为脱汗;急性外感热病中突然恶寒战栗而后汗出者为战汗;汗色黄而染衣者为黄汗。

症候分型

1.阴虚火旺:久咳虚喘,虚烦少眠,夜寐盗汗,或有自汗,形体消溲,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可用当归六黄汤

2.营卫不和:汗出恶风,周身酸痛或微发热,头痛,或表现半身、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治宜调和营卫,可用桂枝汤或甘麦大枣汤随症加减。

3.肺脾气虚:久病咳喘,体弱纳少,汗出恶风,动则益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萎黄无华,脉细弱,苔薄白。治宜益气固表,可用玉屏风散。

4.里热蒸迫:蒸蒸汗出,汗液昴粘或前服黄染,或头汗出,或手足多汗,面赤,发热,气粗,口渴,喜冷饮,胸腹胀闷,烦躁不安,大便干结不行,脉洪大或滑数,或沉实。治宜清肝泄热,化湿和营,可用竹叶石膏汤或龙胆泻肝汤随症加减。

5.心血不足:心悸少眠,睡则汗出,气短神疲,面色不华。治宜补血养心,可用柏子仁汤。

6.绝汗:突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精神疲惫,四肢厥冷,声短息微。治宜益气固脱,回阳敛阴。可用生脉散加附子。

7.战汗:发热口渴,躁扰不宁,突然全身战栗,而后汗出。

8.黄汗:发热汗出,色正黄如柏汁,染衣着色,口干不欲饮,或身体浮肿,状如风水。治宜清热利湿,可用茵陈五苓散。

预防及护理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表卫腠理固密。汗出之后应及时揩试,出汗较多者,应经常更换内衣,以保持清洁。

以上是有关汗证的定义和候症分型,你可以根据以上描述大概可以知道自己是属于那种汗证者,然后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护理。请记得,汗出之时,腠理空虚,易于感受外邪,故当避风寒,以防感冒。汗出之后,应及时用干毛巾将汗擦干。出汗多者,需经常更换内衣,并注意保持衣服、卧具干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