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指标是什么 介绍黄疸指标的相关知识

2022-12-29 20:52:01

吴寒 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黄疸是临床上非常普遍的症状和体征,多见于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代谢障碍造成的,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四种病因,包括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功能低下、肝细胞破坏等。黄疸指数是指胆红素的浓度,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是确定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黄疸的正常值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黄疸指数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黄疸指数的正常值。黄疸分为成人黄疸和小儿黄疸。成人的黄疸指数的正常值在17.1umol之下,小儿的黄疸指数的正常值在15mg/dL之下,只要不超过这个范围,就是正常的,不需要处理。新生儿黄疸比较多见,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新生儿的红血球比较多,代谢废物也多,而且肝脏发育不成熟,所以非常容易出现黄疸,这是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几天后就会消失。

黄疸指数的临床意义。黄疸指数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溶血病、胆结石、胆囊炎、肝炎、肝硬化等。在临床上,通过检测黄疸指数,可以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并以此来确定治疗的方法。黄疸指数通常需要与其它检测结果一起考虑,来确定具体病情。如果是病理性黄疸,要确定具体的病因,然后针对性进行治疗。病理性黄疸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就出现,而且指数变化比较大,在短时间内升高很多。

本文介绍了黄疸指数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黄疸是很常见的病症,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黄疸多见于新生儿,成人可以出现。黄疸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巩膜的黄染、瘙痒症状。黄疸的治疗要针对具体的病因,然后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止痒、退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