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会传染吗 做好三点避免甲型病毒性肝炎传染

2020-10-30 15:12:19

张艳凯 副主任医师 开封市中心医院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疾病,在春冬季比较常见。它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危害,并且它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会引起患者周围人群的被感染,给患者带来困扰。它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如食用受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下面将对其症状和治疗方式进行介绍。

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容易疲劳和食欲不振,此外还可能有腹泻、恶心、肝体积增大、肝功能检查异常等非甲型病毒性肝炎独有的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等肝炎特异性症状,也有一些病人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治疗以一般及支持治疗为主,辅以适当的药物,如护肝片,避免饮酒以及过度疲劳。早期卧床休息,直到症状明显减轻,才能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倦为准。而人自身在感染甲肝病毒后会产生抗体,不再感染。如果甲型肝炎病毒再次感染,则可以刺激免疫反应,使感染者获得稳定、持久的保护性抗体,长期维持免疫力,甚至终身免疫。

做好以下三点可尽量避免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

1、注意饮食卫生:甲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胃肠道传播,即通过粪口途径进入消化道。易感人群一旦饮用被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极有可能感染甲肝。因此,要注意洗食蔬菜、瓜果,不要喝生水及生食肉类。餐具要经常清洗消毒,饭前注意洗手。一般来说,100℃加热1分钟可使甲型肝炎病毒灭活。

2、不要接触甲肝病人:如果发现附近有甲肝患者,要注意不要接触患者。对于甲肝患者生活、活动频繁的地区要进行消毒,餐具和日用品也要严格消毒。

3、易感人群可考虑接种疫苗:抵抗力偏弱的儿童、医疗场所的医务人员、经常接触生冷海鲜制品的工作人员,或与甲肝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群都属于易感人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一般来说,在接种甲肝疫苗三周后便会产生抗体,可持续保护五至七年。

甲型病毒性肝炎作为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任由其发展可能会引起大范围的爆发,因此,在预防措施方面要注意饮食卫生、减少和甲肝病人的接触、同时对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对于甲肝患者应做好隔离治疗措施,直至甲肝患者自愈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