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一直不降低怎么办

2022-10-19 17:59:15

程利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颅内压的正常范围为成人0.7到2.0kPa,儿童0.5到1.0kPa,超过这个范围即为颅内压偏高。颅内压偏高目前已越来越普遍,主要由外伤、炎症、脑水肿和脑肿瘤等原因引起。生活中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和眼底视盘水肿等症状,可能就是颅内压偏高的症状,需要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危害,降压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病因治疗

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针对这个病因去治疗。例如颅内脑肿瘤引起的颅内压偏高,就应该做手术去除脑肿瘤;如果是血肿引起的颅内压偏高,应该通过手术或引流的方式清除血肿;如果是脑积水引起的颅内压偏高,就要采取脑脊液分流术治疗。一般只要治愈了原发疾病,颅内压偏高的症状就会得到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也会消失。平时还应该注意保持呼吸通畅,这样能够改善脑缺氧,防止脑代谢障碍,可以起到辅助治疗效果。

2.脱水治疗

这是降低颅內压的主要方法,尤其是由于脑疝引起颅内压增高时,使用脱水剂是必要的应急措施。运用高渗药物能有效增加血浆渗透压,从而使血浆与脑之间产生渗透压梯度,水份会逆向透压梯度移动,即方向为由脑移动到血浆,脑组织会脱水、脑体积会缩小,达到颅内压降低的效果。常用药物有甘露醇、甘油、高渗盐水和血清白蛋白或浓缩血浆。

3.利尿剂治疗

利尿剂治疗主要是针对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升高,原理为通过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从而减少肾小管的再吸收,抑制肾小管的分泌,使排尿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最终使得机体脱水,这会间接的引起脑组织脱水,起到降低颅内压的效果。常用药物有利尿酸钠和速尿。

4.其他方法

现在降低颅内压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比较常见的有颅内压冬眠治疗法,这主要通过降低患者的脑组织代谢活动,减少耗氧量,从而预防了脑水肿的发生以及发展,达到令人满意的降低颅内压的疗效。平时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抬高床头的方法进行辅助治疗,一般抬高的角度为15到30度,这样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部水肿。

引起颅内压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很多,找准病因对症治疗是降低颅内压的关键所在。颅脑损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疾病和颅内炎症都可能引起颅内压升高,只有通过专业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系统治疗才能有效降低颅内压,防止危机到患者生命。

颅内低压综合征健康指南
颅内低压是严重的病吗 颅内低压的几个危害须知
颅内低压可引起的症状非常多,比如造成病人大脑内部脱水,还有引起休克的可能,所以总体上来讲,颅内低压是非常严重的病症,而且这种现象多见于颅内肿瘤。一般发现颅内低压现象以后,都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治疗,如果病人出现昏迷,将是非常不好的现象。...
低颅内压会导致硬膜下血肿吗 导致硬膜下血肿的具体原因分析
低颅内压是会诱发硬膜下血肿的。不过除了此因素之外,长期酗酒、颅脑外伤、疾病因素等也会诱发硬膜下血肿。建议患者在明确具体诱因之后,积极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改善。平时生活当中要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
颅内压低怎么回事 颅内压低与这些原因有关
颅内压低是指侧卧腰穿刺时脑脊液压力低于60mmhg,就会导致严重的头痛,表现为患者躺着时正常,坐着时好转,站起来时头痛加重。因此,造成颅内压低的原因要分析清楚,这样才能彻底治愈疾病,不然,颅内压低会造成很多并发症。...
怎么知道颅内有没有出血
颅内出血的患者会有疼痛,恶心以及呕吐等现象,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肢体偏瘫,丧失意识以及语言障碍等。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可做主脑的ct检查,以及颅脑内ct检查来进行确诊。在确诊以后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颅内低压怎么治疗 治颅内低压的几个方法详述
​颅内低血压也称为低颅内压,通常表现为与体位有关的头痛,起床后移动时头痛会加重,躺下后头痛会减轻或消失。这种疾病治疗方法取决于疾病的原因,如果是腰穿后造成的颅内低压,要加强体液支持,多喝水,一般3-4天即可缓解。如果原因未知,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和脑脊液生成减少有关,这个时候要坚持2-3周以上来达到治愈目的。...
颅内压低如何治疗 颅内压低的常用疗法介绍
颅内压低对健康不利,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对症疗法和对因疗法,因为发病的原因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同。由于病因非常复杂,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都需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明确诊断之后再选择适合的治疗,治疗期间要多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