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内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2013-03-24 21:11:01

侯争飞 主治医师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血培养:血培养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具有确诊的价值,并为治疗提供依据。国内报道血培养的阳性率为25%~44%,国外为63%~92%。在应用抗生素前24~48h取3~5次血,每次10ml,发热时取血可提高阳性率。已用抗生素者其血标本用培养基稀释20倍,若用过青霉素加青霉素酶,用过头孢菌素高渗培养基。应常规作需氧及厌氧培养,必要时可针对某些特殊微生物作特殊培养。治疗结束前不应丢弃培养基,作为选择抗生素参考。

1.超声心动图 此已成为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手段之一,它能发现赘生物而使感染性心内膜炎得以确诊,此外还可提供有关瓣膜损害、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复杂并发症的信息。近年来出现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中价值明显优于M型超声心动图及经胸壁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通过利用食管靠近心脏解剖位置的优势,使心脏结构更清晰显示。它是将超声心动图传感器置于内窥镜中,从食管内显示心脏结构,避免了经胸壁超声受胸壁和肺的干扰。Shapiro等报道了44例具有典型瓣膜赘生物的病人检查结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出率为33/44,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为23/44,两者有显著差别。而且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检测更小的赘生物更好。但超声诊断也有其局限:①可能将瓣膜钙化、增厚、瓣叶或腱索断裂看作赘生物。②不易判别病灶是否为活动性感染,尤其是复发者。③与无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不易鉴别。④超声结果正常不能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

2.核素检查 例如67Ga扫描可显示感染灶。近来有报道用99mTc标记的抗NCA-95抗粒细胞抗体能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灶中浓聚,可作为超声心动图的辅助诊断手段,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率。

3.其他 直接测定特异性病原抗原及抗体,如免疫沉淀实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等。心导管造影,极少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因有导致赘生物脱落的危险,仅偶尔用于了解瓣膜的严重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老年人心内膜炎健康指南
老年人心内膜炎应该如何治疗
  老年人心内膜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人都有可能患心内膜炎,但是由于老年人身体偏弱,所以患病的比例...
老年人心内膜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老年人心内膜炎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一旦发病治疗是非常困难的,手术风险和难度都比较大,死亡率...
老年人心内膜炎应该如何预防
  人到了老年身体就变得异常虚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会变得很差,老年人心内膜炎就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
老年人心内膜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大家都知道有很多疾病在发生的时候都有可能伴随其他很多疾病的,这些并发的疾病就叫我并发症,有的时候...
老年人心内膜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1.治疗原则 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如下:   (1)对怀疑有本病且病情严...
老年人心内膜炎应该如何预防?
  老年人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治疗困难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因此预防本病的发生比进行积极的治疗更为重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