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023-02-06 20:20:28

王彦丽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除了新冠病毒在地球各个角落肆虐以外,各种传染性疾病也在不断发生。传染性疾病一旦出现,如果不及时找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就会造成大面积感染,后果不堪设想。今天我们要说的这种传染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临床上,我们称之为流行性出血热。那么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这里我们就来给大家做详细解答,希望让大家对疾病的表现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最初是在鼠类身上发现的,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鼠源性疾病。本病在起病初期临床症状与普通感冒比较类似,因此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从发病病程来看,本病分为四个时期,不同时期的临床症状略有不同。

1、发热期。在疾病的最早期,病毒感染人体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一般发热的热型以弛张热或者稽留热为主,在感染三天以后,体温可达到峰值,并有全身中毒症状,患者有明显的三痛征,表现为眼眶痛、腰痛和头痛。

2、低血压期。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血压开始下降,一般可下降至90/60毫米汞柱,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发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3、少尿期。由于患者在疾病早期会有明显的腰痛症状,意味着患者有肾损害。若患者每日的尿量小于400毫升,即进入到少尿期。

4、多尿期。肾脏组织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恢复,尿液的量也开始增多,每日尿量大于3升,形成多尿期。

5、恢复期。患者每日的尿量小于3升,精神状态逐渐恢复,体温也恢复正常。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不能忽视的烈性传染性疾病,在非洲等落后地区,本病并不少见。熟悉疾病的临床表现,能帮助我们快速识别疾病类型,指导就医。本病的疾病进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患者表现为体温升高,伴有明显的眼眶痛、头痛和腰痛,随着疾病的进展,血压开始下降,尿液减少,最后尿液逐渐恢复。一旦发生流行性出血热,一定要采取严密的隔离措施,以免出现疫情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