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4-04-22 16:36:11

张永生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出血热也称为出血热肾综合征,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及低血压性休克。传染途径以宿主的唾液、尿液及大便为主,因此对患有出血热的病人,应尽早进行治疗。以下具体介绍一下出血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热期:发病4天以内的病人,可静脉注射利巴韦林及葡萄糖,早期应用利巴韦林可抑制病毒,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常吐的病人可以注射甲氧氯普胺,进行肌肉注射。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忌用强汗退热药,以免出汗过多而进一步出血。对于严重中毒症状者,可滴用地塞米松。后期发热时服用甘露醇注射液,可提高血浆渗透压,减轻外伤和带状水肿。

低血压休克期:应尽早补血,以降低血压。宜适量,避免补液过量引起肺水肿、心衰。液体应晶胶结合,平衡盐为主要成分,切忌单纯注射葡萄糖。在体内氧化后输入的葡萄糖,迅速通过受损血管渗透到周围组织,不能达到补溶作用。主要是用碳酸氢钠注射液来纠正酸中毒,并可根据CO2结合力变化进行分级补充。经补液、纠酸等治疗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但血压仍不稳定的病人,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有扩张脏器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之功效。

少尿期:因为有些病人少尿和休克期有重叠,所以早期少尿需要与休克所致的肾前性少尿相鉴别。少尿时电解质紊乱以高血钾为主,不宜补充钾盐,少数病人可出现低血钾,故应根据血钾及心电图结果,适当补充。如果尿素氮与血尿素氮的比值大于10∶1,肾前性少尿应予以考虑,可以注射电解液,观察尿量是否增加。

导泻和放血疗法:为了防止血容量过高和血钾过高,可进行导泻,将多余的水分和钾离子从肠道排出,但必须是无消化道出血者,可取硫酸镁溶液或大黄煎液口服。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出血热的治疗方法,从上述所言分析,出血热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患病者需要及时治疗,且该病的治疗也是比较复杂的,治疗期也长,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对脏器功能造成损害,所以为了预防该疾病的发生,要做好灭鼠的工作,注射血热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