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孔角化过度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2013-04-01 20:44:45

毛孔角化过度的鉴别诊断:

轻型病例应和脂溢性皮炎鉴别,局限型线状损害应和疣状痣鉴别。

1.尚需和以下疾病鉴别,鉴别要点如下:

(1)黑棘皮病:表现为柔软的乳头瘤样丘疹,多局限于颈、腋、腹股沟等皱褶部位,常合并内脏癌。

(2)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损害为扁平的较大的丘疹,常局限于躯干上部。

(3)疣状角化不良瘤:常为头部或颈部的单个疣状结节。

2.在组织病理上应和下列疾病鉴别:

(1)日光性角化病常有表皮细胞核的间变。

(2)慢性良性家族性天疱疮:无裂隙,但基底层上可见棘层松解的大疱。

临床上,大概从十多岁开始,至青春期会较为明显,而随著年龄成熟症状会逐渐减轻。较易好发在脸颊的两侧与四肢的伸侧区域,如:手臂的外侧、大腿外侧或臀部等处。在患处可看见皮肤颜色或褐红色小丘疹,大部分并没有什?明显的症状,但有时会伴有痒的感觉。

毛孔有一点一点的发红,甚至摸起来会感觉一粒一粒的凸起,这就是毛孔角化症。再严重一点,毛孔的颜色会更深,呈现暗红或褐色,颗粒也会更粗糙,看起来很像是鸡皮疙瘩。它最常出现的部位,是在上臂外侧、大腿、颈部,有些人甚至整个背部、脸颊,都会出现毛孔角化的症状。

一般而言,毛孔角化除了外观不佳外,并无太大的不便。但最怕患者用手去抓,因为一旦用手去抠,才是可怕恶梦的开始。当患者抠抓时,会使毛孔周围的组织水肿,如此一来,毛孔开口变得更小,更容易堵塞,就会产生粉刺、毛囊炎的现象,如果抓伤,也会形成疤痕及色素沉淀,届时要治疗或改善,就更加不容易,更加麻烦。

阅读 1181589 39386 投诉
您关注的推广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