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2013-04-03 15:35:26

彭淼云 主治医师 茂名市人民医院

本症应与以下疾病鉴别诊断:

1.重症肝病:因有多发性出血、黄疸、意识障碍、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易与DIC混淆。但肝病无血栓表现,3P试验阴性,FDP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正常。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是在毛细血管广泛形成微血栓,具有微血管病性溶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脏及神经系统损害,极似DIC。但本病具有特征性透明血栓,血栓中无红、白细胞,不涉及消耗性凝血,故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一般正常,有时亦可异常,病理活检可以确诊。

3.原发性纤溶亢进:本病极罕见。链激酶和尿激酶治疗是典型实例。本病和DIC极难鉴别,因为 ① 两者可由同一病因同时诱发;② 两者均有纤溶特点:出血,FDP升高。两者区别主要是纤溶部位,DIC继发纤溶是对血栓形成生理性反应,典型部位局限于微循环;原发纤溶是在大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活因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健康指南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名词解释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综合性疾病,并不是独立的某种疾病,指的是很多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最终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途径。该病的表现症状一般与诱发因素有关,可能会表现为多个部位出血,还可能会出现血栓栓塞,更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导致各个器官受到损伤以及休克症状的出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凝血功能异常综合征。以异常凝血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为主要表现,导致临床上出现栓塞、出血、休克、溶血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哪些症状
恢复凝血和纤溶的正常的动态平衡 临床上dic时凝血和纤溶两个病理过程往往交错在一起,但治疗以抗凝为主,即使在后期以纤溶为主的dic病人也不主张单独使用抗纤溶药物。...
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什么表现
恢复凝血和纤溶的正常的动态平衡 临床上dic时凝血和纤溶两个病理过程往往交错在一起,但治疗以抗凝为主,即使在后期以纤溶为主的dic病人也不主张单独使用抗纤溶药物。...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要怎么来治疗
。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这种病理过程被称为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常见病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也许对自己的疾病存在着一定的焦虑或者是其他的心情,当然了我们对于患者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