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的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2021-07-01 16:16:21

许金云 主任医师 枣庄市胸科医院

肺动脉-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是引发肺源性心脏病的一个重要病因。按发病时间分为急、慢两种,临床上后者较为常见。该病发展缓慢,患者会出现许多不舒适的表现,如常咳嗽、咳痰、活动后心悸等,导致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如下。

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支气管和肺部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所致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其次为肺血管病,肺动脉病变最多见。

2、胸椎运动障碍:脊柱严重变形,胸膜过度肥大,引起肺部受压,引起支气管变形,引起肺功能受限,引起气道不通畅。肺部持续感染加上肺动脉高压,可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3、肺血管病:过敏性肉芽肿累及肺动脉,以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不明原因,都可能引起肺源性心脏病。

4、脊髓灰质炎、肌营养不良、睡眠呼吸障碍等4种神经肌肉疾病,也可引起肺源性心脏病。

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1、深静脉炎、下肢深层的静脉炎是形成栓子的一个重要因素。

2、心房纤颤、心衰是肺动脉栓塞的主要病因之一。

3、患有肿瘤的人,除了会出现癌栓之外,还会出现凝血机制异常,容易导致肺动脉栓塞。

4、孕期或分娩,怀孕期间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妇女,比同龄妇女要高一倍。而在3、4个月的时候更容易发生血栓症,并且在生产之后会出现羊水栓塞,从而导致骨盆静脉血栓形成。

5、寄生虫病,急性寄生虫病会使成虫或虫卵大量进入肺循环,导致肺小动脉广泛栓塞。

6、肥胖症,超重人士、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率较高。

7、药物:口服避孕药能引起凝血因子、血小板、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血浆脂蛋白等改变,容易引起血栓栓塞症。

心脏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采取措施预防心脏病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了解心脏病的征象,及早发现,加以治疗,避免延误病情,以免病情恶化或出现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