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会变成胃癌吗

2018-01-23 13:33:14

刘铁刚 主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据医学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2亿肠胃病患者,胃癌患者每年增加40万,占世界胃癌发病率的42%。胃癌致死率位居世界前列,这个人类健康的杀手多数却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的。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走向胃癌的第一步

Correa序列提出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到胃癌的四步演变过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也就是说浅表性胃炎是走向胃癌的第一步。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反复受到各种刺激出现的慢性炎症病变,其患者多会出现上腹胀痛、反酸等不适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在浅表性胃炎的基础上,胃黏膜逐渐变薄、萎缩,慢慢发展形成的。主要是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能得到良好治疗,胃黏膜又不断受到来自食物的刺激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主要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长期受到刺激,反复受损再恢复,就会发生原本应该长在肠道上的上皮细胞却出现在胃里的现象。异型增生是指有的胃黏膜细胞会发生变异。异型增生是胃癌病变最重要的信号,发生异型增生之后就很容易发展成胃癌了。

慢性浅表皮性胃炎的致病因素有哪些呢?

目前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肠胃反流以及各种理化、生物因子是主要病因。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会使患者体内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幽门括约肌舒张等,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损伤胃黏膜。致病的理化生物因子主要是使用非甾体类药物、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和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引起。此外,有研究发现浅表性胃炎还可能与遗传、精神因素有关。

常规治疗

临床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运用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抑制胃酸。根除幽门螺杆菌主要是使用经典的三联疗法(奥美拉唑+抗生素+克拉霉素)和四联疗法(呋喃唑酮+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抑酸药物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和促进胃动力类药物。此外,患者还应主动调整饮食结构,戒烟戒酒,合理释放压力。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一定会变成胃癌吗?无需过度惊慌!凡是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几乎都会得到浅表性胃炎的诊断结果。但事实上,多数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并非真正的患有胃黏膜慢性炎症。

慢性浅表性胃炎用药方案
四消丸
1.该药可以有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导致的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明显改善...
奥美拉唑胶囊
1.该药可以迅速缓解慢性浅表现胃炎导致的恶性,泛酸,胃痛等症状2.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