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如何针灸

2022-03-09 16:39:39

梁巧瑾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鼓室积液和损伤性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特征的中耳炎症。此种疾病分为慢性与急性,如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处理不当,反复发作,就容易导致长期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这种疾病的主要诱发原因有:感染、过敏、以及咽鼓管功能受损,在春、冬季节较为常见。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尝试针灸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达到通耳顺气功效的同时,也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那么,对于分泌性中耳炎,该如何进行针灸治疗呢?以下就是针灸治疗的具体流程:

1、找出病因

如果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需要先对致因疾病进行诊治,一般情况下,鼻腔疾病较容易导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2、取穴

在针灸之前,要先对相关穴位进行按摩以达到舒缓的效果,这样更能放松身体,有利于之后的放针。比如:耳门、听宫、听会以及合谷穴、翳风穴、外关穴等。取针灸穴位,可以取手和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比如翳风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具体手法:指腹微用力,揉搓耳垂后方的翳风穴,之后带至颈部,从膻中上行,出锁骨上窝,上向后项,连系耳后,直上出耳上方。

3、针灸

施灸之前,先用消毒棉签清洗外耳道,之后采用单手进针法,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拇指食指施力向下按压,送针入相应穴位。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出现眩晕的表现,需额外加针在脾腧穴、太白穴。

4、去针后保守治疗。

在针灸之后,并不意味着一次就药到病除,还需配合传统的药物治疗、仪器理疗以及相应的生活习惯的改善,以避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二次发作。药物治疗上,常见的药物有:鼻喷激素、抗生素、黏液促排剂以及一些治疗炎症的药物;在仪器理疗上,可以采用红外线或者超短波透热进行理疗,以改善中耳血液循环。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过程精细,非常考验与医者的实践能力,取穴、针灸深度方面都需要额外注意。另外,由于针灸见效快但短,所以在后续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仪器治疗手段,这在应对情况严重的病人时,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患有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在生活习惯上也需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瓜果蔬菜、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适当运动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