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按发病机制分类

2022-12-28 23:25:41

孙永安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大脑是我们人类最为发达的思维动力零件,我们谁也不想“脑子坏掉”,然而却又很多人患病为脑水肿。一旦患有脑水肿,病人痛苦不堪,恶心呕吐,严重的时候甚至昏迷不醒。何谓脑水肿呢?脑水肿的发病机制到底是什么呢?现在给大家介绍脑水肿的一些相关知识。

脑水肿是指脑内水分增加、导致脑容积增大的病理现象,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可致颅内高压,损伤脑组织,临床上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等),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肿瘤),癫痫发作以及全身性疾病如中毒性痢疾、重型肺炎。

脑水肿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相关因素很多,血脑屏障、微循环障碍、脑缺血与缺氧,脑内自由基增加,血栓素A2及前列环素的变化,神经递质与神经肽类的变化。神经细胞钙超载等均可影响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

血脑屏障机能障碍,血脑屏障对脑水肿的关系最大。血脑屏障为脑的毛细 血管腔与脑实质之间的屏障,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及星形细胞的血管板层构成。血脑脊液屏障主要是脉络丛上皮和内皮细胞之间的闭锁小带,脑脊液与脑 实质之间也存在屏障,由脑室的室管膜上皮和覆盖脑表面的软膜胶质瘤膜组成。因此脑与血液间的物质交换必须通过这层血脑屏障。水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和血脑脊 液屏障,电解质通过血脑屏障及血脑脊液屏障的能力与它们的脂溶性相关,脂溶性的物质容易通过,但葡萄糖也能通过。脑损伤、脑瘤、炎症时,血脑屏障破坏,使 血浆大分子物质能够由血管腔内通透到脑细胞间隙,因此,认为血脑屏障的功能与结构损害是血管性脑水肿的病理基础。

脑微循环障碍 脑的血流量与微循环正常与否,对维持脑的正常生理运转有极其重要的关系,脑的血流量受全身血压的影响,随脑动、静脉的压力差变化而异。脑血管本身有内在的及中枢调节功能,使脑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颅脑外 伤、脑瘤、炎症等病变时,脑血管发生痉挛或麻痹,微循环机能障碍,其静脉压增高,脑充血、脑缺氧,导致发生脑代谢紊乱、脑水肿。所以脑微循环障碍在脑水肿 的发生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脑细胞代谢障碍 脑内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脑细胞细微结构维持着脑细胞的正常代谢与功能。脑细胞代谢中,葡萄糖代谢是最主要的 方面。正常时有氧代谢方式进行,脑缺氧时,细胞代谢中葡萄糖代谢变为无氧方式进行,分解为乳酸、丙酮酸等,也释放能量。但是由于ATP减少,仅为正常有氧 代谢的5%。致使细胞本身及细胞膜的功能受损,钠泵、钙泵等离子泵运转失常,不能将细胞内多于的钠离子排出,氯离子由胞外进入胞内结合为氯化钠,使细胞内 渗透压增高。水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形成细胞内水肿。而细胞内酸性物质的产生又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加重细胞水肿。

自由基脑组织内自由基,氧自由基是一类具有高度化学活性的含氧基团,主要由超氧阴离子和氢氧自由基。脑损伤时,氧自由基在脑内大量增加,脑出血、脑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也大量增加,自由基使细胞膜系统损害,血脑屏障损害,引起脑水肿。

神经细胞钙超载 近年来,一些研究提示神经细胞膜钙超载的改变,神经细胞内钙超载是引起脑水肿的先行重要因素。钙是维持神经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因素,在中枢神经细胞信息传 递、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和神经细胞轴浆运转,血脑屏障的功能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膜钙通道异常开放,则细胞外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发生神经细胞 内钙超载,产生损害作用。钙超载的不利影响很广:可以激活ATP酶、蛋白酶、磷脂酶,使ATP、细胞蛋白质、脂质分解代谢增加,损害细胞骨架系统和膜系 统,影响神经细胞内的快反应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影响细胞DNA,使细胞严重损害。还可使脑血管痉挛和脑毛细胞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因此钙通道开放与神经细 胞钙超载已被视为引起脑水肿的关键环节之一。

颅内静脉压升高及其他等。

近几年来,因为人们的生活和科技的发展得到进步,治疗脑水肿疾病的方式有明显的进步趋势,那么脑水肿患者应该早治疗早日等待恢复,即便是脑水肿的治疗过程非常艰难,患者也不要放弃治疗,只要坚持到底,就会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相信现在的医疗水平,要乐观积极。

脑水肿用药方案
普可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是甘露醇,具有强效的脱水降低颅...
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属于人体的营养制剂,能够补充体内的白蛋白,升高胶体渗透压,从...
呋塞米注射液
呋塞米注射液是强效类的利尿剂,具有较强的利水排钠消肿的作用。用于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