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013-03-24 17:59:42

王俊平 副主任医师 朔州市朔城区医疗集团

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基本发病机制是微血管通透性增高。正常血脑屏障只容许一些小分子溶质通过,因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很低,基外周几乎被星形胶质细胞终足所包围,后者被视为血脑屏障的组成部分(第二道屏障)。故平时组织间液几乎不含蛋白,但血管源性脑水肿时的水肿液含较多蛋白质表明微血管通透性已增高。实验观察发现水肿中心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大小吞饮泡囊增多;用铁蛋白作示踪剂,发现该颗粒出现于吞饮泡囊中,游离于胞浆和基底膜内,停留于细胞间隙中,和出现于水肿组织中,从而判定水肿液是经内皮细胞内和细胞之间的通道渗出并扩展的。通透性增高的机制尚不详知,可能与一些化学介质的作用有关。有人发现水肿白质中5-羟色胺明显增多,后者经脑脊髓液引入脑实质,可致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近期资料表明,自由基损伤内皮细胞的可能性很大,肌肉内注射自由基清除剂对苯二胺(DPPD),可减轻实验性冻伤性脑水肿。在细胞中毒性脑水肿的发展中,微血管通透性不增高。目前认为这类水肿是脑细胞摄水增多而致肿胀。

细胞中毒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钠泵功能减退有关。前文所述的各种代谢抑制物及急性缺氧可能都使ATP生成减少,致依赖于ATP提供能量的钠泵活动衰减,Na+不能向细胞外主动运转,水分乃进入细胞内以恢复平衡,故造成过量Na和水在脑细胞内积聚。至于急性低钠血症时,则是因细胞外低渗,故水分转移到细胞内。新的资料表明,脑细胞膜含较多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其不饱和双键易受自由基的影响而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损伤膜结构和功能。此因素在细胞中中毒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自由基损伤线粒体膜,后者功能受损又导致ATP生成减少。

间质性脑水肿液来自脑脊髓液,当脑脊髓液生成和回流的通路受阻(如导水管被肿瘤,或炎性增生所堵塞)时,它就在脑室中积聚,过多积聚使室内压上升,以致脑室管膜通透性增高甚至破裂,而溢入附近间质引起周围白质的间质性脑水肿。

脑水肿健康指南
脑水肿有什么症状 脑水肿的3个症状详述
脑水肿是由于患者颅内损伤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诱发原因包括感染性疾病,中毒性疾病以及颅脑外伤。患有脑水肿的患者会出现颅内高压、头围增大以及头重等症状表现。由于颅内高压气球可能会导致全身衰竭,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因此建议在出现以上几种症状之后及时治疗。...
脑水肿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详述脑水肿的四个主因
由于脑水肿在生活中发病率较高,同时伴有极高致死率和其它风险,因此不能放任不管,需要对脑水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不过脑水肿治疗要以病因为基准,脑水肿病因有四点,包括颅脑损伤、颅内感染、脑部缺氧以及脑部肿瘤等。...
早产儿轻度脑水肿怎么办
早产儿轻度脑水肿的病理性因素有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能根据早产儿的自身情况来改善,有效处理脑水肿危害。如果父母比较担心,可以让早产儿住院接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来帮助早产儿解决疾病。比如配合医生监测患儿病情、了解患儿病症严重性、按时给患儿服用药物,这些方面都需要多加注意。...
脑出血后出现脑水肿怎么回事
脑水肿是脑出血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因为脑出血后血细胞渗入脑组织,同时血管中的高渗压成分渗入脑组织,造成血管内外的渗透压较大,脑组织中的水分浓度大导致脑水肿,情况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出现脑水肿的情况后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密切观察。...
新生儿脑水肿有没有后遗症
不少新生儿会在出生时出现脑水肿的情况,这多数是因为难产、药物中毒亦或是脑内疾病引发的,对症治疗及时的话,会很快痊愈,几乎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但也有部分新生儿会因为治疗不及时,以及其他因素留下后遗症,比如会出现语言障碍、癫痫、肢体运动障碍等。...
治疗脑水肿药物有哪些 这些药可改善脑水肿
脑水肿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长期积水引起的。随着病情的加重,这种疾病会导致颅内压变大,从而引起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因此要是出现了这类问题,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避免耽误病情。一般来说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对病症进行缓解,具体的药物包括脱水剂、利尿剂、麦通纳、托拉塞米等。...
脑水肿用药方案
普可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是甘露醇,具有强效的脱水降低颅...
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属于人体的营养制剂,能够补充体内的白蛋白,升高胶体渗透压,从...
呋塞米注射液
呋塞米注射液是强效类的利尿剂,具有较强的利水排钠消肿的作用。用于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