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早期发现方法有哪些

2022-10-18 10:25:04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疾病发生过后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疾病一般在婴幼儿时期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脑部功能受损的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变得不可逆转。但其实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疾病的存在,是可以在初期进行医学干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的。

但是脑性瘫痪早期发现方法有哪些呢?

1、不同体位进行观察

如果是婴幼儿时期,那么观察孩子的俯卧情况。正常情况下孩子在清醒阶段,俯卧喜欢用上肢支撑着身体,头部微微抬起,但是脑瘫患儿则呈现软踏踏的样子。此外稍大的孩子可以观察坐位和立位,双手放开时正常孩子的关节会微曲下落,而脑瘫儿会直接倒下。

2、运动障碍的评定

主要观察患儿的身体反应情况,除了需要对患儿体格发育和肌张力测定以外,还需要让孩子轻微站立,观察孩子的关节活动度,主要是通过能否达到平衡,以及观察相应肢体协调功能进行评定。常见的方式是小儿仰卧位,此时用手掌按压患儿的膝盖,按压一侧时,另一侧下肢会做踢蹬运动,而正常儿看不到这种反应。

3、观察惊吓反应

可以将孩子们放下检查者,从床头稍稍靠近,用双手叩响给孩子造成微微惊吓。正常的孩子会出现上肢或下肢瞬间抖动,转而大哭的现象,但脑瘫患儿上下肢都会同时举起,而且有短暂的停举现象。此外可以观察孩子上厕所,脑瘫患儿很难自主张开双腿上厕所。

除了这三种方式以外,还可以尝试踏步反射,这种检查方式主要是抬起一侧下肢,正常的孩子另外的下肢髋关节会屈伸,但是脑瘫患儿另外一侧的下肢可以一起抬起。此外也可以观察孩子的哭声,哭声发直或者没有哭声,都应该要及时带孩子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