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2014-03-30 12:45:40

周祖刚 主任医师 绵阳市中医医院

在各种先天性疾病中,脑性瘫痪可以说是一种对患者危害最严重的疾病,其病症的发生,除了会使患者的成长发育出现障碍,还会使本来幸福和谐的家庭从此进入痛苦之中。那么,您知道脑性瘫痪有什么临床特点吗?

脑性瘫痪指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由于多种不同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非进行性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表现为痉挛性双瘫、偏瘫、手足徐动等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症状,可伴有先天性畸形、智力低下及癫痫发作等。

脑性瘫痪有何临床特点?

脑性瘫痪的临床特点为运动障碍,主要为锥体系统损伤所致,可并发小脑、脑干以及脊髓等损伤。多于婴幼儿期起病,严重者出生数日内即可出现肌肉强直、角弓反张贺吃奶困难等。多数患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瘫痪,肌张力增高,腔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患儿常伴颇嫡发作、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及认知、行为异常等。

脑性瘫痪临床可分为痉挛型、强直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震颤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

像脑性瘫痪这种严重性的疾病,我们若了解了其临床特点,不仅会在第一时间将疾病认识出来,还会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有效的保障。以上是关于脑性瘫痪的临床特点是什么的相关介绍,希望会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