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都是怎么回事?

2017-12-09 15:40:38

李晓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胸科医院

慢性胃炎的病理变化基本上局限在黏膜层,因此严格地讲应称 之为“慢性胃黏膜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炎性病变仅累及胃黏膜的浅层,但亦可累及深层。

经国内病理专家讨论,炎症累及胃黏膜深 层者也定为浅表性胃炎,并依据炎性病变的深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即胃黏膜自表面至深部分成三等份,炎症细胞浸润累及表浅1/3 者,相当于小凹以上部分为轻度,累及2/3以内者为中度,超过2/3为重度。

慢性浅表性胃炎进一步发展,固有腺因炎症破坏而减少,以转化为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 类型,在胃镜检查中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男性较多于女 性,患者症状一般较轻微或无症状,经积极治疗大部分可以临床治愈。值得重视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不予治疗,容易形成溃疡, 严重的还可能发展成为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脫痛”、“呕吐”、“吐酸”等病症范畴。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我国以胃窦部好发,萎缩性胃贲门炎也常见, 如果说萎缩性胃窦炎是胃癌的癌前状态,则萎缩性胃贲门炎也可认 为是贲门癌的癌前状态,特别是与高分化性肠型胃癌的发生更为密切。此病易继发胃溃疡,与胃息肉和胃癌关系较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