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2013-06-04 23:00:48

李莹 副主任护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青年心肌梗死是我们不常见的疾病,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奇怪的疾病,我们担心我们被这些疾病困扰,所以我们就要去了解这些疾病,对于青年心肌梗死我们应该更加的关注,那么青年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都包括什么呢?

1.过度饮酒和咖啡

少量饮酒和咖啡并非有害,过度饮酒和咖啡有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有文献报道在青年心肌梗死中,不少是因过度饮酒后,出现剧烈胸痛而发生心肌梗死导致死亡,目前我国青年人中过度饮酒,咖啡和吸烟者的数量不少,值得警惕。

2.毒品瘾

吸毒或静脉注射毒品如大麻,可卡因等,可以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肌梗死,有报道可卡因能够阻碍内源性儿茶酚胺的利用,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也可使冠状动脉血管收缩而致心肌梗死,有作者报道1例21岁冠状动脉结构正常患者,因可卡因瘾而发生心肌梗死。

3.口服避孕药物

口服避孕药物可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所以口服避孕药物是育龄妇女发生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因素,妊娠或口服避孕药物的妇女同时吸烟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增高。

4.剧烈运动

公认适当运动和体育锻炼可以防治冠心病,但应注意运动的强度与体育锻炼的方法应因人而异,近年来报道,不少青年因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包括情绪过分激动)而发生猝死和心肌梗死,剧烈运动诱发青年心肌梗死有以下两种情况。

(1)有冠状动脉病变基础的运动性心肌梗死:

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损害基础为冠状动脉中度狭窄:剧烈运动时,冠状动脉血流量难以维持30min以上,引起心肌缺血,最终导致心肌梗死,亦可因在血管狭窄的基础上发生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诱发心肌梗死。

②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损害较少见:包括以下几项:

A.先天性病变: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等。

B.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C.冠状动脉壁的易感性;正常及异位冠状动脉可在冠状动脉内形成夹层动脉瘤。

(2)正常冠状动脉的运动性心肌梗死机制可能是:

①冠状动脉痉挛:可能是冠状动脉壁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强或运动使儿茶酚胺增多所诱发的冠状动脉痉挛;

②冠状动脉栓塞。

青年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我们知道了,心肌梗死这个疾病发病非常的快,所以我们就要尽力的去避免这个疾病的发生,为了我们的健康,多花费一点时间去了解疾病是值得的,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多关注我们身边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