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亏虚怎么治呢?

2023-01-04 09:06:46

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气血亏虚是中医术语,与西医上的贫血有所不同,指的是气虚与血虚,还有气血两虚。

对于女性来说,如果气血亏虚的话,会出现疲劳,健忘,失眠,无光泽,精神不振等等表现。在生理上,无论是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各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气血作为支撑,因此,女性更应该注意养生保健。那么,气血亏虚怎么治呢?

一、艾灸调理

用艾灸调理气血两虚,艾灸中脘、关元和足三里穴,时间可以控制在30-40分钟,随着艾灸时间的延长,再考虑加减穴位和延长时间。也可以在心俞和膻中艾灸,时间10-15分钟,这个可以调整心血亏虚。

这样坚持用艾灸调理气血两虚,一个月左右就会见到效果。

选 穴

1、膻中穴

位于胸部,是身体6大经脉的交汇处,是气会穴(宗气聚会之处),具有理气活血通络、调节神经功能和消化系统功能等功效。

2、中脘穴

属任脉,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可调脾胃,对女子子宫脱垂等疾病很有帮助。

3、关元穴

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4、足三里穴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左右腿各一。是身体的养生大穴,能够疏通经络,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益气生血。

5、心俞穴

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心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左右各一。

二、其他调理手法

1、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2、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3、远寒邪

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

4、多运动

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让人吃得香、睡得好,此外还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平时可选择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极拳、拜佛等。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让关节活动开的同时,降低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