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转移该怎样治疗

2024-03-26 09:30:23

杨毕伟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嗜铬细胞瘤发生转移后在临床上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化疗、手术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等。嗜铬细胞瘤是指发生在肾上腺或肾上腺外的嗜铬组织的肿瘤,主要临床症状为高血压,经常伴有突发性跳动性头痛,大汗、心悸和腹痛等症状。一般情况下,嗜铬细胞瘤的良、恶性从形态上很难区分,甚至形态学上表现呈温和的肿瘤也有发生转移的可能性,所以一旦发现这些症状要尽快就医,早发现、早治疗。目前针对嗜铬细胞瘤转移后的治疗方式有以下几种:

 ​

1、化疗

发生远处转移的嗜铬细胞瘤是恶性嗜铬细胞瘤,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恶性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0%,化疗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可以控制患者血压、减轻肿瘤负荷。常用的化疗方案是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达卡巴嗪联合化疗方案,以静脉推注方式给药,21天为一个周期,具体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用药周期。

2、手术治疗

当遇到因为发生转移而变成恶性嗜铬细胞瘤、药物或化疗方法无法控制肿瘤生长时,可使用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有减轻症状、降低血压、缩小肿瘤体积以及促进肿瘤坏死的作用,这种治疗方式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速度复快,但术前必须将血压控制稳定,提前制定抗高血压危象的应急措施。

3、靶向药物治疗

适用于恶性嗜铬细胞瘤的靶向治疗药物还处于研究之中。目前,通过研究已知热休克蛋白可以调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引发细胞增生、细胞周期延长和细胞凋亡,在疾病的浸润、血管生成和转移等恶性表现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17-烯丙胺基-17-脱甲基格尔德霉素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HSP90抑制剂,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其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活性的作用,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有较高价值。

目前针对嗜铬细胞瘤转移的治疗方式就是以上三种方式。嗜铬细胞瘤发生术后转移,说明癌症存在复发现象,此时可能已经不是最佳治疗时间,所以患者出现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症状后一定要尽快就医,不要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