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刮哪里去湿气

2017-05-23 02:21:11

张永霞 副主任医师 青海省中医院

中医认为医生要根据时节和季节的特点,春季是一个湿气很重的季节,大家的很多身体状况的不适应都是因为湿气重的原因,中医认为治疗湿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刮痧,那么,中医刮痧去湿气的常用穴位有哪些呢?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刮痧去湿气的常用穴位!

刮痧常用穴位

血海穴

可辅助缓解月经不调、闭经、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

定位方法: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后,会在膝盖内侧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丰隆穴

中医认为湿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湿、清神志,尤其适合初秋里湿邪较盛的人群,可辅助缓解痰湿诱发的胸腹痛、呕吐、便秘、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等状况。

定位方法: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阴陵泉穴

体内有湿就容易感受外湿,别让体内湿邪太大,除了外散还要内化一部分。在阴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内化湿邪的作用,还可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辅助缓解腹胀、泄泻、水肿、膝痛等。

定位方法: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处于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

中脘穴

这个穴位对于缓解伏天暑湿造成的腹胀、反胃、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对于秋燥失眠等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定位方法: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4寸的腹中线上,可仰卧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地机穴

地机穴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功效,可用于辅助缓解腹痛、腹泻、水肿、月经不调、痛经等状况。

定位方法: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阴陵泉穴直下3寸,即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天枢穴

在祛淤邪的同时要给邪出路,在此穴位刮痧可加速促使湿邪、毒邪从粪便排出,起到缓解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两寸处。

刮痧是泻法,主要用于湿重、内热等实证,体质比较虚弱的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和孕妇以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刮痧。

每次刮痧不宜超过30分钟,不要过份追求出疹效果,如果刮不出痧来,很可能患者本身气血不足,不能透痧。刮痧后补充一杯温开水,以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在3个小时内不能洗澡,以免腠里疏松,感染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