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心脏杂音的听诊特点

2024-03-25 16:20:05

蒋庚西 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海医院

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种,一般而言室间隔缺损患儿会出现心脏杂音的现象,多为病理性杂音。去医院就诊时,也可通过心脏杂音的听诊来初步判定室间隔缺损。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其中的听诊特点:

(1)杂音的部位:杂音一般响在胸骨左缘第三、第四肋间隙,即在心前的中心,介于胸骨和心尖之间,在胸骨左缘第五肋间隙比在第二肋间隙更响。在高位(室上嵴,恰在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于卧位时杂音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隙响。但约10%~33%病人,杂音响的部位在胸骨左缘第二至第三肋间隙。偶然,杂音可在胸骨剑突左侧响。

(2)杂音的强度:杂音强度3~6级,当肺动脉高压症存在时,右侧心脏内的压力增高,使血液流经缺损的室间隔减少;极大的室间隔缺损使左右心室形似一个单心室,左心室和右心室的收缩压相近,左向右分流引起的杂音强度极低或消失,听到的是血流进入稍呈扩张的肺动脉所发出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因此,所谓杂音越响,室间隔缺损也越小的说法,只有部分正确性。

(3)杂音的性质:杂音极粗糙,高音调,作磨锉声,80%~90%有心震颤。

(4)杂音发生和持续的时间:杂音占据并持续整个收缩期。响亮的杂音在收缩中期响,不太响亮的杂音在收缩早期响。

(5)杂音的传导:杂音主要传导到右侧,常可传到锁骨,但强度减弱;也可沿胸骨左缘(血流经右心室流出道喷射)传导,较少向心尖和左腋传导。也常传到左侧肩胛间或肩胛下。一般并不传到颈和颈血管。

(6)呼吸对杂音的影响:杂音在呼气时更为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