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是怎么引起的?

2022-12-29 22:41:21

吴寒 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一般情况下,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是消化道黏膜受损、消化性溃疡、食管炎症等引起。

1、消化道黏膜受损:人体消化道黏膜受到刺激或损伤时,会出现出血现象。例如,进食过烫的食物、过度饮酒、吃辛辣食品等,都可能导致消化道黏膜受损,进而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2、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损伤,可以导致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

3、食管炎症:食管炎症如食管炎、食管裂孔疝等疾病,可以导致食管黏膜血管损伤,从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此外,还可能是食管静脉曲张、胃肠道良性肿瘤、肝脏疾病、血液病、食管癌、胃癌等导致,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医生会通过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内镜检查等来确定出血的位置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来止血和治疗潜在疾病。

上消化道出血用药方案
奥美拉唑胶囊
奥美拉唑胶囊具有减少胃酸,保护胃黏膜的功效。可以减少胃部的出血。很容易...
甲硝唑片
甲硝唑片具有很好的抗厌氧菌的效果,可以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