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尿崩症怎么控制

2022-04-15 19:33:43

房晓莉 主治医师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肾性尿崩症主要是由于遗传、疾病、药物等因素所导致,本病不常见。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肾性尿崩症和继发性肾性尿崩症,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多尿、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烦渴、多饮等。那么这种疾病应该如何控制呢?下面就来看一看吧。

1、噻嗪类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本病大多数患者,常用的药物为氢氯噻嗪,可以使尿量减少。本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荨麻疹等,对氢氯噻嗪或磺胺类药物过敏者,无尿或严重肾功能减退者需禁用。

2、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本病大多数患者,常用的药物为吲哚美辛,可能通过抑制水通道蛋白从细胞膜表面脱离,发挥抗利尿作用。药物的副作用为反酸、头痛、水肿等,但对帕金森患者及过敏者需禁用。

3、阿米洛利

阿米洛利与氢氯噻嗪合用作为成人患者的一线用药,可使患者尿量减少50%,并可避免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的风险。这种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痛,但对低血钾患者需禁止使用,且孕妇、老年患者需慎用。

4、保持饮水

本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确保持续大量饮水,因为本病患者体内会流失大量的液体,若是不加以补充,就易导致脱水或者是电解质失衡。因此,建议肾性尿崩症患者,多喝水,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防止脱水或者是水电解质失衡。

以上就是控制肾性尿崩症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及时规范治疗之后,部分患者的病情都可得到不错改善,有的甚至可被治愈,但由遗传因素所导致的患者无法治愈,严重时甚至可有动身多尿的后遗症。当然,除治疗之外,患者平时还需做好相关的病情监测,若多尿、多饮等症状没有好转,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