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别名:培基特-施罗特二氏综合征,上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腋-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

  (一)发病原因

  腋-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

  1.原发性致病原因 原发性的致病原因在血管外,一般因上肢的体位改变或强力活动,造成血管受压,可伴有或无解剖异常所致的胸廓出口压迫征,如锁骨下静脉在穿过肋锁三角时,受到肋锁韧带、锁骨下肌、前斜角肌和突出的斜角肌结节等压迫,当上肢做强有力的活动(游泳、攀登、举重、垒球、网球等),或者因某些职业造成上肢的不习惯动作等,均可使锁骨下静脉遭受反复损伤而内膜增厚,最终导致血栓形成,这就是传统所称的Paget-Schroetter综合征,又称“受挫性”静脉血栓形成(effort thrombosis)。

  2.继发性致病原因 继发性原因较多,如在血管内置入导管、钢丝,刺激性药物注入等。静脉置管后,约有1/3的患者可发生血栓形成,其中1%~5%有临床症状。此外,还有心力衰竭、妊娠、口服避孕药、凝血和纤溶功能障碍、血透的动静脉瘘等。另一些致病原因在血管外,如癌肿、放射治疗、第1肋或锁骨骨折等。

  (二)发病机制

  Molina根据病程将腋-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分为3型。

  Ⅰ型:急性血栓,病程在1周内。又可分为3个亚型:Ⅰa型,首次发病,过去无血栓形成病史;Ⅰb型,过去曾因血栓形成接受过治疗;Ⅰc型,曾因血栓形成仅做第1肋切除术。

  Ⅱ型:亚急性血栓,病程1~2周。按Ⅰ型中3个亚型的标准,再分为Ⅱa、Ⅱb、Ⅱc型。

  Ⅲ型:慢性血栓,病程2周以上,患者静脉内无血栓块,多由静脉慢性纤维性狭窄引起,伴有静脉高压和患肢运动障碍等症状,通过静脉造影可分为短段狭窄(<2cm>2cm)2类。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专家答疑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怎么发生?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引起什么栓... 上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有哪些?会...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怎么办?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是哪些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吃什么水果好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注意什么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饮食禁忌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何调理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能吃蜂蜜吗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热门文章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治疗方法?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什么?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该做哪些检查?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并发哪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