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

外痔治疗

     西医治疗:

     外痔的治疗,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控制感染。对部分病人可达到治愈的目的。手术治疗主要是彻底清除肛门局部病灶。

  一、非手术治疗:

  1.预防便秘:预防便秘,可减少各型外痔发作的可能。可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或口服缓泻药,如酚酞等。必要时可用开塞露或石蜡油灌肠。

  2.外用药:西医常用的外用药物主要有四类:抗菌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等。可用于炎性外痔或血栓性外痔炎症明显者,具有消炎消肿的作用。止痛剂如:复方鱼黄软膏、复方鞣酸软膏等。可用于各型外痔而致疼痛者,具有止痛、消肿、收敛的作用。止血剂如:十号止血粉、云南白药、明胶海绵等,用于血栓外痔破溃出血较多或术后止血。酶制剂如:糜蛋白酶,用于分解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

  3.熏洗剂:局部熏洗药物可起到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为炎性外痔、血栓外痔治疗常用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有PP粉等。

  二、手术治疗:

  治疗痔核的目的是:消除因痔核而引起的出血、肿胀、疼痛和脱出,无症状的痔核,不论其大小都不需治疗。所以,对痔疮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术式的选择很重要,因为术式选择不当或错误的手术方法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对肛门或肛管的损伤,术式的选择应以最小程度的损伤肛管皮肤,最大程度的清除肛门病灶为原则。对于单纯的外痔,手术方法多较简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单纯切除法:单发的静脉曲张外痔,结缔组织型外痔和炎性外痔,可采用局部切除。方法是在局麻下梭形切开皮肤,连曲张静脉团或增生的结缔组织一并切除,创面开放或缝合。对小的结缔组织皮赘外痔也可直接剪除,剪除时应注意尽量保护肛管皮肤。

  2.剥离切除法:若外痔较多,较大或呈环状者,则宜采用剥离切除术。方法在骶麻或局麻下剥离外痔至齿线上,结扎后剪除。剥离外痔应注意在痔和痔之间保留皮肤桥,以免形成环形瘢痕,造成术后肛门狭窄。创面应是梭形,边缘平整,使之引流通畅。术后创面用凡士林纱条敷盖。

  3.血栓外痔的手术治疗:

  (1)血栓外痔剥离术:适用于血栓与周围粘连或数量较多者。方法:麻醉下在血栓外痔正中做一梭形切口,切开皮肤后,用小弯剪锐性分离血栓,一是要将血栓全部摘除干净。创面开放。若血栓大、皮赘多、可切除部分皮肤,以防术后遗留皮赘或造成外痔水肿。

  (2)血栓外痔手指挤压摘除法:适用于孤立圆形血栓。方法:麻醉后在血栓外痔正中做一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用手指由两侧挤压使血栓排出,创面开放。出血时可用明胶海绵或止血粉压迫止血。

      中医治疗:

      中医主张外痔的治疗应内治和外治并重,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辨证施治:

  1.气滞血瘀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通便。

  方药:桃仁承气汤加减。桃仁10克,大黄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枳壳10克,瓜蒌10克,槟榔10克,黄连6克,炙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加开水熏洗肛门。

  2.湿热下注:

  治则: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方药:防风秦艽汤(《外科正宗》)加减。防风10克,秦艽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连翘10克,槟榔10克,栀子10克,地榆10克,枳壳lo克,槐角10克,白芷10克,苍术6克,炙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3.脾虚下陷:

  治则:调理脾胃、升阳固脱。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当归9克,陈皮3克,升麻3克,柴胡3克,炙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二、外治法:

  1.药物外敷法:是指将药物直接涂敷于肛门局部的方法,以下介绍几种临床常用的药物。

  (1)四黄膏处方: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各等份,共研细末。凡士林70克,四黄粉30克,共同混合调匀成膏备用(冬天减少30%凡士林,加石蜡油30%共同混合,以避免软膏发硬)。功能:消肿清热、凉血止痛。主治:内痔、外痔发炎,水肿、术后疼痛,痈、疽、疗、疖水肿。用法:直接帖敷患处。

  (2)九华粉:滑石水20克,月石6克,龙骨6克,浙贝6克,朱砂6克,冰片0.5克,共研细末。功能:去湿止痒、消炎止痛。主治:肛门湿疹、肛周皮炎,皮肤瘙痒。用法:直接撒布患处。

  (3)九华膏:九华粉30克,凡士林70克(冬季减凡士林30克加液体石蜡油30克),共同合匀成膏备用。功能:消炎消肿、止血止痛。主治:内痔出血肿胀,外痔发炎疼痛,肛裂,肛门直肠炎症。用法:直接涂敷患处,或灌注于肛门内。

  (4)田螺水外搽:取活田螺一个,将盖揭开,放入少许冰片入螺体内,随即化为液体。功能:消肿止痛。用法:用棉棍蘸田螺水涂抹患处,每日6到8次。

  (5)痔疮膏(《医学纲目》):以草乌,大黄各6克,甘草3克,胆矾15克,净石灰末半匙,龙脑末少许。用柴灰淋浓水两碗,熬至一碗,入草乌、大黄,慢火熬至半碗,入甘草,煮数沸,加入净石灰末,略沸三五次,用绢两重过滤,再熬成膏,冷后入胆矾,临用时入龙脑末少许。主治:外痔及翻花痔脱出或突起,肿痛伴有分泌物者。

  (6)熊冰膏(《医学入门》)以熊胆2分半,片脑半分,研匀,用白雄鸡胆汁调匀。主治:新痔脱出引起肛缘肿痛者。

  (7)白金散(《东垣十书》)以海螵蛸去其粗皮,研为极细末,用生麻油调成膏。主治:痔疮疼痛。

  2.熏洗坐浴法:是指以中药煎汤熏洗肛门会阴部,通过热和药的作用,使气血运行通畅,达到治疗的目的。具体方法是指将药物水煎10余分钟后,先用蒸气熏肛门局部,待水温适合时,再行肛门局部坐浴。主要代表方药有:

  (1)熏洗外方:朴硝30克,马齿苋20克,瓦松15克,归尾15 克,赤芍15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利湿软坚、消肿止痛。主治:痔瘘、肛痈之炎症期、肛裂之便后疼痛,以及全身所患之痈、疽、疗,疖属于急性期炎症者。用法:上药混合加水煮沸后,去渣,约有药水1000毫升,趁热先熏后洗,或浸布湿敷于患处,一般肛门红肿热痛者,每日 2~3次坐浴。上、下肢及躯干之患,用净布浸后敷于患处,每日6次左右。

  (2)消肿止痛方:瓦松30克,五倍子30克,马齿苋30克,艾叶30克,川椒30克。功能:消肿止痛、收敛。主治:外痔发炎,血栓外痔,内痔脱出嵌顿,直肠脱垂术后水肿疼痛等。用法:将上药用纱布包后煎水1000毫升,每日坐浴1~2次。

  (3)祛毒汤:苦参30克,五倍子30克,朴硝30克,侧柏叶20克,苍术15克,葱白三段,炙甘草10克。功能:活血消肿止痛。主治:各期痔疮发炎,疼痛,急性肛周脓肿,术后水肿等。用法:煎汤局部坐浴。

  (4)九华粉洗剂:九华粉30克,甘草20克,蒸馏水加压100毫升外搽。每日6~8次。主治与功能同九华粉。但粉剂用于有渗出者。

       疗效评价标准:

  1.痊愈:症状(便血、脱出和疼痛)消失,检查痔已消失。

  2.好转: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检查痔已明显缩小。

  3.无效:症状及痔的形态治疗前后无变化。

  4.远期疗效标准:治愈后随访2~3年,检查原手术部位未见复发。




   


外痔专家答疑

大便干结,有外痔,不做手术怎么... 我想问下这个是外痔吗也不痛也不... 我有外痔和内痔、大便时还有血 外痔怎么办啊? 怀孕4周,外痔初期,很疼大便出... 外痔敷药一个星期出现才色,刘像... 外痔肿痛,孕期不敢随便用药,请... 肛门下坠感,疼,外痔,大便长期... 外痔治疗有什么效果好的药物 最近外痔又犯了还有下坠感请问大...

外痔相关视频

外痔用什么药可以消除? 封志兵 主治医师 肛肠外科
外痔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夏超锋 副主任医师 肛肠外科
外痔有哪些治疗方法? 刘成强 副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

外痔热门文章

外痔会引起阴道炎吗 外痔易引发四个并发症 外痔用栓好吗 外痔栓如何使用正确 外痔手术后护理措施都有哪些 外痔疮吃一些什么好 怎么缓解外痔引起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