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外耳道炎怎么清除

2022-01-17 11:57:39

杨栋梁 副主任医师 赣州市人民医院

外耳道真菌病在早期可能无症状。发生时,耳朵有瘙痒和闷感,尤其是在夜间,有少量分泌物,如果硬壳或分泌物阻塞外耳道或覆盖鼓膜表面,则可能发生听力损失和耳鸣,如果有细菌感染,会引起外耳道肿胀、疼痛和脓液。检查时,外耳道深部常见灰白色、土黄色或烟灰色霉菌苔藓,呈薄膜状或粉条状,去除涂层后,可以看到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轻微糜烂或少量出血。那么真菌外耳道炎怎么清除呢?

一、应彻底清除耳道内的真菌结痂和分泌物。有些患者可能一次清洗不干净,需要多次清洗。移除需要由专科医生或护士完成。患者需要反复到医院进行清洁。分泌物、结痂清理干净后,将治疗真菌的药物如硼酸滴耳液、抗真菌粉剂、制霉菌素粉剂或糊剂、栓剂如大宁栓,甚至碘仿纱布球放入耳道内进行抗真菌治疗。

二、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可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以抑制真菌,改善真菌性外耳炎的症状。碳酸氢钠也可用于局部滴耳液,以改善耳朵内的微碱性环境。抑制真菌生长,患有严重真菌性外耳炎的患者可能会导致皮肤损伤甚至骨骼损伤。此时,需要足够的治疗和足够剂量的全身口服抗真菌药物来达到抑制真菌的目的。

外耳炎需要区别于其他外耳道疾病,外耳道炎症患者应注意纠正挖耳等不良习惯,游泳、洗发时避免污水进入外耳。如有进水,应及时擦干,及时清除或清除外耳道内的耳垢或异物,以免损伤外耳道。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外耳道干燥。每次使用前应清洁外耳道。医生最好亲自将药物均匀涂抹在所有病变部位,形成薄层,以免药物效果受患者影响。对于有鼓膜穿孔的患者,应谨慎,并注意及时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