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脱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2-12-29 19:27:56

吴寒 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胃黏膜脱垂在现代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肠胃疾病。此种病症会使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浑身不适、没有食欲、恶心、呕吐等症状,如不及时进行治疗,病情还会恶化,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下面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哪些原因会使患者出现胃黏膜脱垂。

1、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

抽烟、酗酒、吃垃圾食品、饮用刺激性饮料等,都会刺激身体内部的胃黏膜。如患者长期如此,则会成为胃黏膜脱垂的诱因。不吃早饭、食用一日三餐的时间不固定、晚上通宵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诱发患者出现胃黏膜脱垂。一日三餐按时食用,晚上早点上床休息,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可预防身体出现胃黏膜脱垂。

2、精神方面的因素

患者的精神状态如长期处于高度紧绷时,对胃部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部分患者在前期会感觉到胃部出现轻微的蠕动现象,如不及时控制,会导致胃部出现痉挛,引发剧烈的疼痛,最终出现胃黏膜脱垂。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身的情绪一定要控制好,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舒缓的情绪,可减少和预防身体出现胃黏膜脱垂的概率。

3、胃窦部黏膜异常

胃黏膜脱垂和胃窦部黏膜异常有着较大的关系,当患者出现胃窦部黏膜异常时,体内的结缔组织会出现松弛现象,没有及时控制就会使患者出现胃黏膜脱垂。

胃黏膜脱垂如不及时治疗,胃黏膜内的恶性细胞则会浸润患者的身体,引发胃肠炎等胃病。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规律的饮食、作息,晚上不要熬夜玩手机、追剧,长时间熬夜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使病菌更容易进入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