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粘膜脱垂怎么修复快

2022-11-29 09:18:07

吴寒 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胃粘膜脱垂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通常指胃黏膜脱垂。胃粘膜脱垂主要由胃窦粘膜异常引起。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腹胀和打嗝等非特异性症状,也会有腹痛和灼热、上呼吸道出血、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出现。通常胃粘膜脱垂7到15天即可恢复,若情况严重,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缓解症状。下面介绍四种可以治疗胃黏膜脱垂的方法。

1、一般治疗

胃粘膜脱垂主要是药物治疗。虽未发现这种疾病的特效药,患者可通过控制饮食并服用一些镇静药和抗胆碱药,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过度的胃蠕动,从而减少胃脱垂。

2、微波治疗

微波治疗是指借由内镜进行观察,依据胃黏膜脱垂的情况,将金属丝对准幽门管内及附近脱垂粘膜的头部,通过微波进行相应治疗。每次治疗应达到治疗区粘膜凝固变白的效果,时长约2~4秒。

3、高频电切除术

高频电切术是治疗胃粘膜脱垂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在进行此类治疗之前,需了解凝血时间。在此过程中,依靠内窥镜观察去除突出的粘膜。去除后,注意术后护理,可服用一些酸性药物和抗生素来促进外科伤口的愈合。

4、外科治疗

如果胃粘膜脱垂病严重且反复发生,并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等症状,建议采取手术。手术治疗后,胃粘膜脱垂可根除,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前需谨慎抉择。

以上就是治疗胃黏膜脱垂的四种方法。当出现胃黏膜脱垂时,应积极治疗,同时保持健康饮食,多吃易消化且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减少肠胃负担同时为身体提供一定营养。若采取手术治疗,患者应卧床一段时间,直至恢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