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结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3-05-06 16:46:24

刘树辉 主任医师 朝阳市第四医院

在各类胸壁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胸壁结核,该病病变可能侵犯胸壁各种组织,对人体危害极大。患者需要密切留意病情,并坚持长期治疗。了解以下胸壁结核治疗方法,对患者很有帮助。

 1.全身治疗 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全程应用抗结核药是基本的治疗原则。

 2.局部治疗 胸壁寒性脓肿若合并细菌感染时,宜早期切开引流后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若无混合感染,不应切开引流,需无菌穿刺抽脓后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可用链霉素0.25~0.5g,每2~3天重复1次,局部加压包扎。

 3.手术治疗 寒性脓肿较大局部穿刺注入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或胸壁组织破坏广泛或窦道溃烂已形成,可在正规抗结核治疗1个月后及原发病灶稳定、胸壁病变好转时进行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手术治疗的原则要求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包括受侵的肋骨、淋巴结、肋软骨、肌肉和有病变的胸膜等。有时胸壁结核病变可能通向胸膜或肺,因此术前应作好开胸准备。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后以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用带蒂肌瓣充填残腔,并撒入青、链霉素粉剂预防感染。术毕加压包扎,防止血液聚积。必要时安放引流,24~48h后去除,再重新加压包扎。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12个月。

结核症是一种全身慢性感染,胸壁结核只是其局部表现,因此,在治疗上必须加强病人机体的抵抗力及抗痨药物治疗。在合并有活动性肺结核或较广泛的肺门淋巴结核病人,不应采取手术治疗。只有在肺部或全身其它部位的结核症得到有效控制和基本稳定以后,方可对胸壁结核施行手术治疗,彻底切除脓肿、窦道及破坏的肋骨,然后放引流条,创口内留置链霉素2克,彻底止血后,缝合伤口,加压包扎。在抗菌素帮助治疗下,一般均可一期愈合。术后继续应用抗痨药物三个月以上。

对于较小的胸壁寒性脓肿,可试行穿刺排脓及腔内注射抗痨药物治疗,在尽量抽空积脓之后,注入链霉素0.5克,并行加压包扎,每三日重复一次,再配合全身药物治疗,有部分病人可获痊愈。

对单纯的胸壁结核脓肿,不应进行切开引流。已有继发感染的病例,应先行切开引流,并用抗菌素控制感染,等继发性炎症完全控制后,再作病灶切除治疗。如已有慢性窦道形成,在经过局部及周身抗感染及抗痨药物治疗后,应作胸壁窦道及结核病灶的彻底切除手术。

 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

胸壁结核是全身性结核感染的一种局部表现,因此必须首先进行全身抗痨治疗,在全身及局部病情稳定,血沉稳定以后,再进行局部病灶清除,缝合伤口。如冷脓肿有继发化脓性感染,应先作切开引流,待继发感染控制后,再作病灶清除术。

以上就是关于胸壁结核治疗方法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对此已经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对于胸壁结核,患者更重要的是需要积极地去正视它,面对它,根据自身病情正确处理,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