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鹅口疮

小儿鹅口疮介绍

       小儿鹅口疮(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是由真菌传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泄泻及营养不良或麻疹等病后期的口腔疾患之一。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

  《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口里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为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泄泻及营养不良或麻疹等病后期的口腔疾患之一。主症为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故名。脾开窍于口,脾经郁热,循经上行,熏于口舌而致。治宜清热泻火,用泻黄散加生地、黄连。脾热导致胃阴不足者,宜益气养阴,用益胃汤。并用青黛、儿茶或冰硼散、锡类散,涂拭患处。

  婴儿口腔两侧黏膜或舌头上有时会出现状似奶块的白色片状物,而且不易去除。这是由是一种霉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患,医学上称为鹅口疮。

  鹅口疮好发于新生儿、小婴儿,特别是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鹅口疮可发生于口腔的任何部位,以舌、颊、软腭、口底等处多见。首先有粘膜充血、水肿,口内有灼热、干燥、刺激等症状。经过1-2天,粘膜上出现散在白色斑点,状如凝乳,呈半粘附性略微高起。随后,小点逐渐融合扩大,成为形状不同的斑片。最后斑片又相互融合。经过数日,白色斑块的色泽,转为微黄,日久则可变成黄褐。白色斑片与粘膜粘连,不易剥离,若强行撕脱,则暴露出血创面,但不久又被新生的斑片所覆盖。患者有口干、烧灼感及轻微疼痛。有时可出现患儿烦燥拒食,啼哭不安等情况,一般全身反应不明显,部分患者可有体温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病变可向口腔后部蔓延至咽、气管、食道。引起食道念珠菌病和肺部的念珠菌感染,同时出现吞咽困难。少数病例病菌可进入血液循环,成为白色念珠菌败血症,病情危重,偶尔可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小儿鹅口疮专家答疑

小儿鹅口疮 治疗小儿鹅口疮可用中药吗 小儿鹅口疮 小儿鹅口疮如何治疗 小儿鹅口疮 小儿鹅口疮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小儿鹅口疮如何护理与治疗 小儿鹅口疮的症状 小儿鹅口疮如何治疗 小儿鹅口疮反复发作,请提供治疗...

小儿鹅口疮相关视频

小儿鹅口疮可以自愈吗 崔江涛 副主任医师 口腔科
小儿鹅口疮反复复发怎么办 崔江涛 副主任医师 口腔科
小儿鹅口疮会传染吗 崔江涛 副主任医师 口腔科

小儿鹅口疮热门文章

制霉菌素片婴儿鹅口苍的治疗 制霉菌素片的说明书 新生儿鹅口疮能自愈吗 新生儿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新生儿鹅口疮症状有哪些 小儿鹅口疮有什么症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