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5 08:19:28
脑瘫一般指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脑瘫的异常表现:
1.吃奶异常
正常的宝宝饥饿时吃奶很香,喂饱后会有少量吐奶。这时竖着抱宝宝,拍打宝宝的背部,听到宝宝打嗝后即可停止拍打,这样可以减少宝宝吐奶的次数和吐奶量。而脑瘫的宝宝由于吞咽不协调,即使很饿也比较难喂,不容易吃进去,特别爱吐奶,吃一回吐一回,而且是“哗”一下吐很多。
2.爱哭闹,身体常打挺
正常的宝宝哭闹时,可能是饿了,也可能是尿了或拉屎了感到不舒服,这时给宝宝喂奶或换尿布后宝宝就不哭了。而肌张力高的脑瘫宝宝,常常出现身体打挺的现象,胳膊、腿伸得直直的、硬硬的;由于背部肌张力高,放在床上背部疼痛,非常爱哭闹,哭闹的同时扭动身体可能翻身。正常的宝宝三个月才会翻身,而刚满月的宝宝就会翻身的话,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3.身体太软
宝宝脑瘫可能会出现肌张力高而身体打挺,也可能会出现肌张力低而身体特别软,精神不好、不哭。正常宝宝一般3个小时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吃一次奶,但是脑瘫的宝宝一天到晚地睡,该吃的时候也不醒,吃得也很少。正常宝宝40天以后可以逗笑,而脑瘫的宝宝40天以后也逗不笑。
4.易受惊吓
正常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听到噪音易受惊吓,两周后补充鱼肝油或维生素A、D促进钙质吸收、经常晒晒太阳就可以纠正。而对于脑瘫患儿来说,补充鱼肝油、补钙则不易纠正惊吓,而且会经常出现肢体抖动的现象。
一般不同的脑瘫分类,有对应不同的症状。
1.痉挛型脑瘫:大约占60% 以上。主要表现为肢体肌肉痉挛、僵硬。上肢的主要表现为肘关节、手腕都是弯曲的,拇指和其他手指不能伸直。下肢的主要表现为双腿交叉,形态像剪刀,屁股向后翘,腿伸不直,脚跟不能着地行走,足内翻等。
2.手足徐动型脑瘫:大约占20% 左右。表现为全身肢体的活动难以用意志控制,包括面部表情。发声、构音器官也多受累,所以常常伴有语言障碍。
3.强直型脑瘫:表现为四肢僵硬状态,活动很困难。
4.失调型脑瘫:平衡功能障碍。患儿不能完成正确的动作,如走路不稳,动作不协调、不准确、发音调门失常等。常常伴有手、头部和眼球的轻度振颤。
5.震颤型脑瘫:表现为身体某部分不随意、有节律的摇动。单纯的震颤型脑瘫极为罕见,在手足徐动型脑瘫中偶可见到。
6.肌张力低下型脑瘫:表现为全身无力,肌肉松软,无随意运动。常常是痉挛型脑瘫和手足徐动型脑瘫的前期。
7.混合型脑瘫:指上述几种类型的脑瘫同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