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视的病因是什么

2013-04-28 09:50:19

洪燕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什么是小儿斜视?它的定义是:当一眼注视目标,另一只眼的视轴(视线的方向)偏离于注视目标的一类眼科疾病。是儿童眼病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据文献统计,其发病率约为1%。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儿斜视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发病原因

一般讲,非共同性斜视常常可以检查出明确的致病原因,而共同性斜视的发生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我们通常所说的斜视绝大多数是共同性斜视。形成共同性斜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常见的原因如下:

(1)发育不完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所以说5岁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2)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3)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4)先天异常: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

(5)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在此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发生在儿童时期的斜视不仅影响人的外观和立体视功能,还会造成孤独、自信心不足等心理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所以不管什么原因,须及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