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艾灸哪个部位

2022-08-26 07:23:18

王宇明 主治医师 兴安盟人民医院

心脏有统管一切血液生成和运行的能力,而心脏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心气的推动,心气充足的时候血液才能正常运行,营养物质才能输送到全身五脏六腑,人的整个身体机体功能才能正常运作。如果心气虚,心脏对血液推动的能力下降,可能会引发血瘀,诱发或者加重冠心病等一类的心脏疾病。艾灸是传统中医经穴理论的重要实践,它通过针刺对穴位的刺激和经络的整合放大呈现出强大的优势,被心气虚的患者普遍使用。艾灸一般会选取人体的三个穴位。

1、足三里穴

根据振作中气为主的治疗原则,艾灸选取足三里能补中益气,健脾强胃,从而增强水谷精微的运化和气血的化生。足三里穴的经脉、经筋、经别错综复杂,通过经别与心脏直接相通。艾灸足三里穴能引起患者的心率加快,从根本上补气固本,从而达到补益心气的目的。

2、心俞穴

心俞穴位于心的背俞,是心气输注体表之处,有着养血宁心、安神定志之功。历代医家主用之治疗心脏之疾。艾灸心俞穴部位,可明显改善心肌供血,可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改善心肌组织学状态,还可以使心电图表现改善,对于心气虚患者有较好治疗效果。

3、檀中穴

檀中穴可调节神经功能、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扩张消化道内径,从而可对呼吸、心血管及消化系统各病症及其他杂症有效的治疗,能有效的抑制心气虚恶化。

4、神门穴

神门穴作为心经之原穴,不仅对失眠、健忘、痴呆、癫狂痫等脑及神志之病有治疗效果,还是解决心痛、胸闷、惊悸怔忡、胸痹等心之疾病的要穴,大部分心气虚患者艾灸时都会运用到该穴位。

艾灸治疗一般疗程较长,患者在针艾灸治疗的同时也可以配合药物治疗,或者使用穴位注射疗法,均能达到治疗效果。心气虚出现时如果患者不加以重视,及时进行治疗,等病情发展出现其他严重心脏疾病时,治疗难度就大多了。因此,发现心气虚一定要赶快采取治疗措施,及时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