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因及治疗

2024-03-25 15:21:51

李阳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但是身体的各个器官的疾病却也变着花样的层出不穷,特别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们,例如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病。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迄今尚未阐明,Perloff认为,肥厚型心肌病是由于胎儿发育中的心肌对循环中儿茶酚胺反应异常,或胎儿期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受体相互作用的位置不当,造成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和不对称性肥厚,也有人认为与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或心脏对儿茶酚胺过度敏感有关,业已证实,肥厚型心肌病有家族发病倾向,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与组织相容抗原(HLA-A,B)系统有关,而部分散发病例与HLA抗原无联系,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大多数发生在男性,可能通过隐性遗传,Yamaguchi等认为,本病进展缓慢,且多在中年才出现典型表现,故可能系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包括高血压,剧烈运动,慢性缺氧,酗酒,儿茶酚胺和遗传等因素长期刺激心肌,导致心肌肥厚,在同一家族中既可表现为心尖肥厚型,也可呈经典的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据统计,本病有1/3~1/2病例无明确的家族史,属散发性。

(二)发病机制

心肌肥厚在心尖处尤为明显,可厚达15~35mm(平均25mm),心室腔不扩大或有变形,缩小,心尖处可闭塞,晚期病例偶尔因反复心衰心腔也可扩大,二尖瓣位置前移,可伴乳头肌肥厚,部分病例可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镜检可见心肌纤维肥厚,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肌细胞和核异常肥大,变形,可伴有灶性纤维化和斑块样增生,心尖处内膜增厚等改变,本病的病理生理异常主要是左室舒张期顺应性降低,舒张功能不良和充盈受阻,部分病例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继之可出现肺淤血和左右心功能不全的征象。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症状 本病虽有遗传倾向,但发病年龄以30~50岁居多,男性远比女性多见,约1/3~1/2病人有心肌病家族史,1/3~1/2病人可能有高血压,长期剧烈运动或酗酒史,由于本病无左室流出道梗阻和压力阶差存在,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经典的肥厚型心肌病为少,故多数病人无自觉症状,仅在体检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发现。

本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部分病例可有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胸痛可酷似冠心病心绞痛,但一般持续时间长,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往往无效,此外,可有头晕,乏力等,晚期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征象,偶尔可猝死。

2.体征

(1)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并呈抬举性有滞留感的搏动,有时呈三重心尖搏动,在收缩期前抬举之后有两个收缩期膨胀,第2个出现在收缩晚期。

(2)第一心音(S1)正常,常可闻及第三,第四心音,心尖区可有收缩期1/6~2/6级杂音,个别为3/6级或3/6级以上,常提示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3)多数病例心胸比例正常,心脏无明显增大,约1/3患者心胸比例>51%;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1.本病治疗原则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相同。轻症无自觉症状,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未发现有心律失常,家族中也无猝死者,则可不必治疗,但应作定期随访。

2.有临床症状但无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征象者,可首选β受体阻滞药治疗,一般口服普萘洛尔10~30mg,3次/d,视病情酌情增减剂量(国外一般剂量为200~300mg/d)。中国人对β受体阻滞药的耐受性较差,故剂量应相应减少。无效者可改用维拉帕米或硝苯地平。前者常规用量为 40~80mg,后者为5~20mg,均3次/d。

3.有临床症状,特别是同时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者,可联合应用胺碘酮和普萘洛尔。胺碘酮一般剂量为200mg,2~3次/d,待心律失常改善后以 100~200mg/d口服维持。对于极少数药物治疗无效,可施行部分肥厚心肌切除术。如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必要时可施行二尖瓣换瓣术。

(二)预后

本病预后较为良好,仅有少数可发生猝死或心功能不全。

(4)晚期病人可有心衰体征。

本病诊断不难,关键是要提高警惕,特别是有家族遗传倾向的,要今早干预。临床上凡疑及本病者均应作超声心动图(最好做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凡有上述典型改变者均能由此确诊,仅极少数患者需进一步作左室造影。

经过学习,我们对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大家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对它多加留意,杀死它于萌芽之中,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更上一层楼,更加的健康。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健康指南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方法有哪几种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心肌局灶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本病发生后,患者通常会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干咳、反复发热等症状表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氢氯噻嗪、卡托普利、华法林、依普利酮。...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是怎样的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的症状表现细说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发生后,要到正规医院检查,一旦确诊疾病,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法。但若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无梗阻表现,就无需手术,这个时候保守治疗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维拉帕米药物可以消除病症危害。因此,了解清楚心尖肥厚性心肌病,才能确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怎么治疗 介绍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几个疗法
对于出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可以首选β阻滞剂类药物来进行治疗,使用此类药物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疾病的症状。同时对使用β阻滞剂类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也可以使用钙拮抗剂类药物来进行治疗,但不管是哪种药物,都不能用来帮助患者预防突发性的猝死。...
中医如何治疗肥厚性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为解剖特征的遗传性心肌病,主要有心脉痹阻、心气亏虚、阴阳失调、气机逆乱证等症状。该疾病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式,其中包含了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是缓解、改善症状。由于中药在每个人服用出现的情况不同,所以须分情况用药。...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肥厚性心肌病可导致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全身水肿等临床表现。因为症状不典型,临床上需与先天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缺血性心肌病等进行鉴别诊断,防止因诊疗不清而导致病情延误,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有什么危害 浅析心尖肥厚性心肌病的三个危害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作为一种基因遗传病,目前尚无根治的办法。该病导致的三大危害有心衰、血栓形成和死亡。其中尤以心衰引发的呼吸困难、水肿、心律失常、机体功能下降最为常见。因此,当确诊患有心尖肥厚性心肌病时,应遵循医嘱规范治疗。...